瘦西湖的小桥
□邵可涵
再游瘦西湖,我觉得那泛着波光的湖水再清秀,也比不上悬在湖上的那座小桥。
远远地就在湖边初春垂下的柳丝间,瞥见了立在湖上的庞然建筑——五亭桥,青灰色的砖瓦排布在水上,淡黄色的亭面与浅蓝的天空相互映衬,毫不违和,半圆的桥洞中几只红底黄顶的复古小船摇过,在春波轻漾的湖面留下圈圈涟漪,四周漫坡的杨柳和水杉,与湖上小桥相依而成,可谓美成了一幅画。
走近五亭桥,一幅巨大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拉开,我迈着雀跃的步伐,登上石板砖铺就的斜坡,踏过桥阶,在五个亭里穿梭。只见数根朱红的圆柱,撑起亭顶,亭顶是用颇有考究的深棕色细木顶起的,在中间的大亭顶部,还装饰着一幅纷繁华美的壁画。再看亭檐,尾部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下面还挂着一只小巧的古铜色铃铛。这样的五亭桥,在素雅中透出一丝华丽,使人恍若回到古时的中华。但游人拥挤的熙熙攘攘,总让人心生厌烦,心绪浮在意境之外。
下了五亭桥,向一条小路走去。四周的花、树、亭尽是些叫不上名字,但清秀雅致的美景,一路赏着,踱着。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道上,小道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水杉,绿意葱茏,树阴蔽日,整条路上都弥漫着清爽舒服的气息。
悠然信步,突然见到了那岔道上的小桥,无瑕的白,在水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停在那岸,初见一眼,恍然见到一位江南女子,撑伞在烟雨中独步,小家碧玉似的,袅袅婷婷。
我不禁走近,踏上石阶,伸手轻搭在略带凉意的桥旁栏杆上,只觉得自己飘然轻盈地被捧在云霄之中,桥身略带饰纹,精巧却不浮夸,倘矮的桥柱都顶着一只精巧可爱、栩栩如生的石狮,憨态可掬,令人捧腹。桥很小,游人也零零星星,比起五亭桥的游人如织,实在令人轻松惬意了不少。
缓步下桥,我走了几步,又驻足回头凝望,青砖黛瓦建的桥底,圆润的拱洞里摇撸的船儿穿过,汉白玉石构成桥身,岸堤旁,垂下的柳丝随风摇曳,在白玉桥前恣意挑逗,阳光斜射下来,素白桥儿微微变得澄亮了些许。那岸的水松也绿得发翠,整座桥被笼进早晨的光晕中,像本身就带着光芒似的。相比五亭桥在阳光直射下的剌眼,这小桥赏来十分舒缓,两岸绿色遥相呼应,比五亭桥立于浩然烟波之上的庞然,更符合江南的诗情画意。
太阳升高,渐近午时,游人愈发少了。可无比赞赏华美五亭桥的人们,又怎能想到这独自舒展在角落的一方美景呢?五亭桥固然美,但人多了,就沾染上世俗气了。
但也无妨,世间总有清雅之人,像我一样凝神、驻足、细品这座小桥的清雅脱俗,越是僻静的环境越能过滤掉不少俗人,也能除去城市的繁杂沾染在我们心头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