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眼圈”金眶鸻

□沈海波
每年的9月6日是“世界鸻鹬日”。鸻形目,也叫鹬形目,主要包括了两大类中小型涉禽,即鸻类和鹬类,俗称鸻鹬类。它们大都是迁徙性鸟类,在多种湿地类型中皆可看到。“世界鸻鹬日”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公众关于保护鸻鹬和它们的栖息地的意识,提高公众关于不间断的鸻鹬调研需求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汉字的认知与读音的把控有时会出现一些误区。“鸻鹬”的鸻很容易和“衍生”的“衍”字混淆,“鸻”的读音为[héng];而出于方言上的习惯,兴化地区的人往往会把鹬蚌相争的“鹬”字念成“zhuo啅”。
春暖花开,里下河腹地的兴化早已迎来不少“天上来客”,乌巾荡风景区呈现出鸟语花香的迷人风光。这里的鸟资源十分丰富,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白鹭、红嘴鸥翻飞于水天之间,夜鹭在天空中盘旋,时而俯冲捕鱼,时而追逐嬉戏。更有那誉称为凌波仙子的水凤凰穿梭其间。白鹡鸰欢叫着晃动长尾,翠鸟直飞,斑鸠咕咕。定眼细瞧你会发现,金眶鸻飞在河滩上,它们蓬松着腹部的羽毛相互追逐。鹤鹬追逐其间,黑翅长脚鹬舞动修长的身姿,此时的景致会让你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
在这些鸟当中,金眶鸻最难被发现,它们的颜色与泥土差不多,如果不叫或不飞,人们真是很难发现它们。金眶鸻属鸻科鸻属,常見鸻科冬候鸟,俗名:黑领鸻,全长约16cm,简直就是滩涂上的“小毛球”。它金色的眼圈,白色领圈,沙褐色的帽子,常单个或成对活动,活动时行走速度甚快,常边走边觅食,并伴随着一种单调而细弱的叫声。栖息于湖泊沿岸、河滩或水稻田边。以昆虫为主食,兼食植物种子、蠕虫等。它们是候鸟,在非洲过冬,其他时候则在欧洲和亚洲西部栖息繁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金眶鸻孵卵,巢多置于水边沙石地上,甚简陋,通常在沙地上刨一个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的圆形凹巢,巢内连一点草都不垫。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3-5枚,卵产齐后雌鸟即开始孵卵,雄鸟则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24-26天。雏鸟出壳后不久即能行走,不到一个月即可随亲鸟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