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打 水

2018-07-06 10:05:42 兴化日报(数字报)

□陈明干

正是高温酷暑天,毒太阳炙烤着大地,田野里蒸腾着热浪,路边的青草被晒焉了,叶子耷拉着。田地里几乎看不见劳作的人影。唯有打水的机工,正陪伴着那台轰轰作响的抽水机,为各户的稻田上水。

打水,就是上水,即用抽水机将河里的水抽上来,流进水稻田,满足秧稻的生长。

抽水机的机器是12马力东风195柴油机。柴油机安装在一条三吨的水泥农船上。紧靠柴油机旁边,有一台水泵。水泵上,有一个长长的、内径30公分的铁皮圆筒。打水时,这铁皮圆筒像大炮一样架在堤岸上。铁皮圆筒由多节连接而成,每节2米长,节与节之间用螺丝固定。这铁皮圆筒究竟需要多长,根据河面与堤岸的落差而定。落差大,船身与堤岸的距离远,安装的节数则多;落差小,则节数少。柴油机一侧和水泵一侧各有一个轴盘,将一条又宽又长的皮带套在这两个轴盘上,拿来摇把,用力开动机器,轰轰轰,柴油机发动起来了,皮带转动起来了,船身微微一埋,长长的铁筒里便喷涌出翻滚的河水,欢快地流进稻田里……

水稻的一生,是与水紧紧相连的。早在谷雨之时,乡民做秧池畈、育稻秧的时候,这抽水机就派上了用场。嫩绿的秧苗就像新生婴儿,不可以断水的,育秧期间,生产队里的机工三五天就给秧池田打一交水。

秧苗移栽到了大田,除了按水稻生长要求进行必要的搁田外,大部分时间都要保持田间有水。

最忙碌的打水时段,还数小暑和大暑里。此时,天气最热,气温最高,正是水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此时也是田水蒸发最快的时候,在这个关键当口,水稻一点儿都不能缺水。哪怕是五六里外的圩田,机工都要冒着高温,撑着机船而去。

在生产队,圩田远,水稻面积多,一般配有2台抽水机给水稻田上水。每台抽水机都有一个专职机工,每个人负责一方区域的水稻田。给生产队稻田打水,比较方便。生产队的水稻田基本上都是五亩左右一小块、三四十亩一大框,渠道与渠道相连。机工只要将抽水机的铁筒固定地架在某个渠头,轰轰轰地开个一上午,这一大框的稻田便上满了水。吃过午饭,再将机船撑往另一块圩口。

比较麻烦的,是刚刚分到户的那几年。为了防止施肥、除草用药以及田水流失,户与户责任田之间,都以田埂完全隔断,不像生产队水稻田那样互通,这就给机工打水带来难度。给各户责任田上水,需以田块进行,将机筒架在每家责任田的机塘口,逐一上水。这块田上完了水,停机、撑船,再将抽水机船的长筒架在另一家田头的机塘口……再也不像生产队时那样,一个上午只撑一次船、只开一次机,一大框田的水上完了再走。除了打水,机工还要在各户的田埂上转转,发现哪儿漏水了,还得用手中的大锹堵上。各户责任田打水的报酬已经包给了机工,又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人,一大框圩田里,多的人家有十亩八亩,少的也有一两亩,无论面积多少,这稻田里的水都要上得满满的。

除了水稻,其他作物也需要打水。麦子刚播种结束,要上一交水,这样,麦子出苗就齐整;棉花、油菜移栽结束,也要上一交水,便于它们早醒棵;阳春三月天,连续多日不下雨,麦田干旱严重,也要上一交水,抗旱保苗……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及时打水,庄稼方可安然生长。

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