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这本书,女孩也要读

2018-07-13 09:18:48 兴化日报(数字报)

□潘  健

孩子,还记得小学六年级的那篇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吗?从这篇课文里,我们知道了鲁滨逊这个人。他遭遇海难,被海浪卷到一个小岛上,一个人在荒岛生活了28年。这期间——

“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后来,鲁滨逊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水稻。他学会了制作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驯养山羊作为肉食的来源,又养了一只鹦鹉作伴。他还做了家具,摆在他所住的山洞里。”

这则荒岛求生的故事流传甚广,“鲁滨逊”这三个字已成为西方人冒险精神的象征。可惜我的学生时代没有遇见这本书。一旦错过阅读年龄,可能终身难以弥补。如果那时读到此书,我的内心会掀起多大的风暴?

首先,我会无比向往这样的生活。青春期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渴望冲破樊笼,成长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人。鲁滨逊从小脑中就装满远游的幻想,宁愿放弃平和、富贵的生活而浪迹天涯。当命运把他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他几乎一无所有,随身只带着一把小刀、一个烟斗。面对复杂险恶的环境,怀有求生的本能,他硬是把自身的能量都激发出来了。这种对个人力量的彰显,一定让少年时代的我迷恋不已。

在向往之余,我还要感谢阅读。它让我体会到另一种人生,感受到生活的滋味。而这样的人生,是现实中缺乏的。现实中只有课本与作业,只有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读书不一定让我变得更好,但起码让我体会到别样的经验,将别人的经验嫁接在我身上,在不断阅读中感受丰富的人生。

其次,我懂得了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这里的学习,不是课内的书本学习,而是课外的生活经验。鲁滨逊之所以能生存下来,跟他善于学习有很大关系。他醒来后,凭借丰富的水手经验将重要的物资从大船上转移到小岛上来,比如弹药与工具。他对环境有敏锐的认识,每次都深思熟虑,事后都会化险为夷。

接下来,我看到他有些笨拙却无限耐心地建住所、做家具、造木船、种庄稼、搞养殖、烧陶罐、烤面包——从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渊博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书中有两个细节可以证明:一是他在林子里发现了以前在巴西见过的“铁树”,非常坚硬,他将它做成了铲子,这个工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二是他小时候喜欢在藤器店时看人家编藤器,有时也上前搭一下手。他学会了这门技术,在荒岛上会编篮子——用它们装稻谷、麦粒。

自始至终,我发现鲁滨逊是一个热情的实践者。“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只要把一件事想得很多,很透彻,就会一鼓作气地干下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环境是非常不利的,但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地琢磨与改进自身,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小岛就是一座练习场,他在积极练习中发展创造力,建立王国,重建文明。

电影《荒岛余生》讲了一个现代鲁滨逊的故事。汤姆·汉克斯演的美国联邦快递员工,在一场飞机失事中,被困在一座小岛上。他历经万千磨难重回现代社会,在一次聚会后,他拿起打火机,点着,熄灭,点着,熄灭;回到房间,开灯,关灯,开灯,关灯——反反复复放大了他对现代文明的感受。

如今,我们很轻易地生存下来,每一天都享受着文明的支撑。有人提到,假如有一天,这个文明弃我而去,我到底能不能活下来?显然,鲁滨逊的故事给人慰藉——他会打猎、种植、养殖,解决了食的问题;他造房子,做家具,解决了住的问题;他用兽皮做帽子,做雨伞,做皮衣皮裤,解决了衣的问题。

正如罗兰·巴特说,如果所有学科都被查禁了,仅仅是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我们就可以重建人类所有的文明。

最后,我明白了信念的力量。漫长的时间里,他没有同伴,无法排遣孤独,内心一直处于焦灼、恐惧甚至绝望之中——“一想到自己陷在森林、山脉、荒沙之中,被囚禁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中间,被抛在荒无人烟的野地,我感到如同五雷轰顶,半晌说不出话来。我像孩子似的,绞着双手,痛哭流涕。”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他在不断自我安慰,发挥理智的作用。他先列出自己的劣势与优势,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不管情况多么糟糕,只要比较一下环境的优劣势,总能找到聊以自慰的东西。于是,他开始着手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让自己过得舒适自在一些。

最怕是面对内心的孤独。影片《荒岛余生》中,主人公那深入骨髓的孤独感贯穿始终。在荒岛上,他将一个排球命名为“威尔森”,与它说话,述说心事,成为他强大的精神支柱。鲁滨逊呢,他教鹦鹉说话,与猫狗作伴,驯养山羊,在艰苦的环境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令我想不到的是,鲁滨逊坚持阅读与写日记。在日日祈祷与反思中,他坚定内心的信仰,获得心灵的宁静。

“我经常怀着感激之心坐下来吃饭,敬佩上帝的好生之德,因为他竟在荒野中赐以我丰富的饮食。我已经懂得去注意我的处境中的光明的一面,少去注意它的黑暗的一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却缺乏的。这种态度有时使我心里感到一种衷心的安慰,简直无法用言语表白。”

自我沉思,写日记,与内心对话,鲁滨逊也越来越坚定,没有停止对环境的探索,没有停止精神的成长,最终在逼仄中获得了生命的大自由。

这本书,女孩子也要读哟。唉,如果我在中学时代读到,该有多好啊。

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