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回落 兴化房价同比上涨18.3%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对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变动进行对比,调查范围为70个大中城市的市辖区,不包括县。
在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下跌的仅有上海、南京和泉州3个城市,上涨的城市有65个。其中,三亚领跑,环比涨幅最高达3.7%,同比涨幅达16.5%。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回落,三线城市略有扩大 。
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市城区住宅成交均价为7437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6288元/平方米,同比上升18.3%。再看7月我市城区商品房销售情况,紫荆府位居第一,销售144套,销售面积19530.79平方米,总额146824068元。
2018年7月兴化城区商品房销售前十名
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回落
7月份,各地继续坚持因城施策,调控措施陆续加码,努力促进供求平衡,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据初步测算,从环比看,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价格下降,北京、广州和深圳价格分别上涨0.2%、0.6%和0.5%。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0.2%、1.0%和1.1%。
从同比看,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2%,上月为持平;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7.3%和5.5%,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1.0和0.9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6.7%和5.1%,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7和0.8个百分点。
从城市看,房价上涨集中在二三线热点城市,三亚、济南新建住宅环比上涨分布达到了3.7%、3%,另外,昆明、烟台、宜昌、扬州、长沙、呼和浩特、海口、徐州、襄阳、哈尔滨、蚌埠、石家庄、青岛等13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超过2%。同比也只有上海、深圳、无锡、南京下调,泉州持平,其他65个城市上涨。二手房方面,66个城市环比上涨,三亚、海口等10个城市环比上涨超过2%。
业内表示,一线城市仍然保持一种平稳的回调态势,前期一些西南地区,包括一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上涨过快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对于后期,整个房地产市场运行在这样一个趋紧的调控态势下,仍然呈现一个持续调整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的仅有上海、南京和泉州3个城市,环比跌幅均为0.1%。天津和厦门环比持平,6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二手房方面,天津、上海、南京、厦门环比下跌,厦门跌幅最大,为0.4%。
厦门多个楼盘纷纷“变相”降价
以厦门为例。8月以来,“厦门楼市崩盘论”引发市场热议,随着媒体深入调查发现,厦门的这一轮下跌,更像是前几年成交量、价格大幅上涨过后的市场透支与政策迫降的并发症,是投资客逐步退出的过程。业内认为,下半年可能还会出台各类新的管控政策,充分体现“托楼市、降虚火”的分类调控思路。
在市场下跌行情下,厦门多个楼盘以精装变毛坯、叠墅产品楼层不同以及尾盘清仓等原因进行“变相”降价。例如,今年5月,融信海上城均价为35000元/平方米,从6月份开始调整为25000元/平方米;三盛国际海岸项目均价从17800元/平方米调整至15000元/平方米。
在量价齐跌的同时,曾经的地王迟迟不开工,这些房企或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境地。去年5月,保利以上限价10.08亿元(楼面价31500元/平方米)获得的同安区滨海新城一地块,以及禹州以上限价13.49亿元(楼面价31519元/平方米)获得的同区域一地块,两个项目一年后均未正式动工。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的地王项目面临入市销售以及定价方面的压力。尤其受房企资金面收紧影响,房企暂缓或断断续续施工。
业内:“房住不炒”落实进入关键期
厦门二手房进入买方市场,买房群体观望情绪浓烈。据厦门湖里区一个中介表示,岛内房价普遍跌了1万元每平方米,岛外跌了5000元到10000元每平方米左右。由于议价空间变大,二手房挂牌价和实际成交的价差比较大。“买房的客户都会参考2016年底的价位,高于2016年底的价格都很难成交。如果下跌持续,去年厦门最猛的一波涨幅将被抹平。”
在厦门的许多资讯网站上,许多业主直接挂出房源卖房,“大降65万急售”“一口价、打八折”“诚心买条件还可以谈”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卖房信息中。但中介表示,客户普遍心理是买涨不买跌,由于没有成交量,厦门的好多小的房产中介门店已经没了生意,许多员工开始转行。
业内表示,前几年厦门是全国楼市高速发展的热点城市,成交量、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出现了市场透支与政策迫降的并发症。从去年开始,厦门住宅市场已渐现颓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均出现负增长。今年成交量的继续下滑,可以理解为调控政策影响下的部分城市退烧的信号。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看多和看空的分歧观点,事实上厦门部分市区和郊区房价确实在下跌,因为之前上涨态势明显,所以此类降温应理解为调控政策有效,而非市场过度疲软。
总体上看,下半年房价调控的逻辑是清晰的,即坚持稳定的态势,对于暴跌和暴涨会采取更为严厉的态度,下半年可能还会出台各类新的管控政策,充分体现“托楼市、降虚火”的分类调控思路。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