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渔乐纪事

2018-08-31 09:34:26 兴化日报(数字报)

□苏宝大

时光就像村庄东边流淌的“雄港”河水,不再回头。河流带走了光阴,却永远带不走深印于我脑海中千丝万缕的少时渔乐记忆。

吃鱼没有取鱼乐。小时候取鱼摸虾是一大乐事。乡下的孩子野,打了春就赤脚奔。挎鱼篓、扛淌网、洴河沟,满田野奔波忙碌着捕鱼。早春,寒气还重,就洴在冰冷冷的沤田里张泥鳅了。

肥沃的沤田是泥鳅生长的家园。泥鳅卡每个小伙伴都会做。芦苇撅成一根根一尺来长的小段,再找一小节毛竹,用菜刀劈成细细约两厘米左右的蔑丝,蔑丝两头削成尖尖,用一米左右的棉线系在泥鳅卡的中间,另一端系芦苇一头,一把泥鳅卡便做成了。

放学后,将一把把泥鳅卡挽上蚯蚓作钓饵,插到沤田里或田埂边。大清早起床收完了卡,匆匆吃了早饭上学去。到了暑假,顶着炽热的太阳再去稻田的灌溉渠里或打水的机塘口里,用小提?踢泥鳅。秋收后,可跟在稻坂田里耕田的老牛身后,在那一道道一片片犁铧翻过来的黑色泥垡上,便能找到大大小小泥鳅的洞眼。找到了洞眼就能用小锹挖出一条条肥硕的大泥鳅。那时挖的泥鳅太多,吃不了就将泥鳅晒成干,藏着吃到冬天。泥鳅干炖在饭锅里,溢出来的香气美味能飘出半条巷。

春二月,河水暖,菜花开,此时开始张毛鱼(学名鳗鱼)了。做毛鱼钩,取材容易,成本小。1米左右的芦苇棒,2米左右的尼龙线,2号缝衣针。缝衣针只需在灯火上慢慢烧红弯成钩。日落黄昏前,将一把把挽上蚯蚓的毛鱼钩张到村四周的河沟里,大早收钩,准会有满满的惊喜。此时的毛鱼名儿好听——“菜花毛鱼”。相对而言,没夏天的毛鱼肥美味高。但在那青黄不接的春头上,有了这“菜花毛鱼”,饭桌上的老小也算美餐一顿了。

鱼中怪物——长鱼(学名黄鳝)。说起它怪,想起小时候的事。记得村东头“雄港”河的圩子内侧土窑背后,一浅浅不大的几乎不存水的池塘里,每年夏天或秋天都长满茂密的青草,或开有各色妖娆的花。一年夏天,下了几场雨,池塘的水涨了。我那天晚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这口池塘的四周张下了十几只“丫子”。第二天大早每只“丫子”里沉甸甸的,共倒出了半水桶的大长鱼。每条长鱼金黄金黄、又大又长。母亲从水桶里捡出其中一条最大的用秤一称,惊讶道:没得命了,乖乖隆的咚!一斤二两多。母亲高兴,我更高兴。

村里的那些河沟港汊曾经清澈见底,正是如此,我少时才能经常品尝到鲜活又味美的鱼虾。而今,我常常闲暇时伫立于河岸,怀念起小时候河浜里逮鱼、摸虾、捉田鸡的情景。

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