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有的人

2018-09-01 10:15:32 兴化日报(数字报)

○庞余亮

有的人喜欢钱

日子一正常,原来的不正常变成了梦。那梦如一辆快速行驶的公共汽车,坐在这辆公共汽车上的彭三郎跟着它不停拐弯,拐了一个又一个大拐弯。那段时间里,他紧紧抓住座位椅子,努力斜着身子。后来倾斜成了习惯,反而不习惯日常的平衡了。

后来平衡了,正常了,彭三郎的身体醒了,他时时感到有很多火花在身体里乱窜,那火花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仿佛原来他写诗时的灵感的火花,但又不完全是那样抽象而纯粹的火花,而是多了许多具体的、暧昧的、浑浊的火花。那火花的舌头全是不好说出的鱼腥味。

彭三郎秘密约了白若君,白若君问他有什么事。彭三郎很轻佻地说,他要偿还。白若君问他偿还什么?彭三郎说,先偿后还。白若君说,这不是一个意思吗?彭三郎说,哪里是一个意思?这个偿还的偿一个有单人旁。白若君挂了电话,彭三郎知道,如果她不说忙,那就是同意了,而是地点就是白若君的家。

彭三郎跟张荞麦说,这几天要回文化馆的宿舍写作,张荞麦没说什么,这几天她的心完全在小胖子彭小北的身上,每天换着不同的食谱来喂彭小北。其实人家医生是说,小胖子要加强锻炼,只有锻炼才能增强免疫力,而不是食补。再说,彭家人的禁忌,令张荞麦只能选择肉禽类,这样吃下去,等于把彭小北这个小胖子努力变成一个大胖子。彭三郎并不想和张荞麦把这个话题纠缠下去,纠缠到最后,张荞麦就会说,他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难道我在害他?!

是啊,妈妈怎么可能害儿子呢?怎么也说不清的道理。还有,彭三郎的心也不在这个话题上,他的心在白若君的“山洞”。

“山洞”的典故出自白若君买房的理论。前几年,因为房子不停地上涨,圈子里的人都纷纷赞白若君有眼光,早早买了大房子。白若君自嘲说到了母系社会,以及母系社会的山洞。白若君的“山洞”就如此成名。

那个晚上,彭三郎的“偿还”淋漓尽致,“山洞”潮湿、幽深,彭三郎气喘吁吁,他按住了胸口,生怕那颗心跳出来。结束后,一阵阵疲倦袭来,像一层层被子,紧紧裹住了他。后来,他又醒过来一次,身边的白若君像一只猫无声无息地盯着他看。彭三郎没问她为什么不睡觉,转过身去,闭上眼睛,头脑中尽是诗句在涌动,就像烧荒的火一样,一明一灭,一灭一明。

彭三郎是次日下午回家的,满脸倦怠。张荞麦很狐疑地看着他,但没追问,给彭三郎下了一碗鸡蛋面。

一碗鸡蛋面下了肚,彭三郎感到身体的火焰又复活了,开始是星星点点的,再后来就有了火苗,往外小心地探,他一把抱住了正在洗碗的张荞麦,褪下张荞麦的裤子,从后面使了劲,张荞麦低声骂了声流氓。张荞麦的骂声很是有用,彭三郎的力气更大了。

张荞麦不骂了,说,我要出去找工作了。

张荞麦又说,小胖子要在学校食堂吃饭了。

彭三郎什么也听不见,他一个劲地往前送,头脑中咕噜咕噜地冒出了诗句,很多大红的花朵在盛开,在啼叫,在嘶鸣,彭三郎的眼睛耳朵里全是大朵大朵张着嘴巴叫喊的红花。

“它在啼叫,它在嘶鸣,它在黑夜里

拼命地呐喊,夏日红花已开——

夏日红花已开了,众生喧嚷

在白日里重来。” (七)

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