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隋唐长堰

2018-10-12 09:19:42

□潘仁奇

公元581年,隋朝立。隋文帝鉴于原来州、郡、县三级机构重叠,体制过于分散,不利于中央统一管理。乃取消郡一级建制,以州直接领县,变三级制为二级制。是年(文帝开皇初),废海陵郡,改设海陵县,建陵县并入海陵县。至此,侨置建陵县由立到废,共历时170年。

是时,今兴化一带为海陵、盐城两县地,属江都郡所辖。

为加强对各地的控制,并转输江淮财物以巩固中央政权,隋炀帝时,开通了横贯南北的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今兴化一带也感受到了运河文明的粼粼波光,经济有所发展。

作为一项大型的水利工程,大运河的开凿也极大地加深了人民的负担。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及余杭(今杭州),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其中,从山阳(今淮安)到江都(今扬州)的邗沟一段始凿于春秋吴王夫差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运河之一,此时已基本淤塞。隋炀帝乃征发大量民工,对其加以疏浚。当时负责开凿邗沟一段的总管姓麻名祜,字叔谋。为了赶工期,他从江淮一带包括今兴化一带在内征调了大量民工。仅淮南就征发民工十余万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导致百姓怨声载道。苛政猛于虎,人们把这团怒火发泄到麻祜身上。至今,在江淮东部包括兴化在内,仍常以“麻虎(胡或祜)子来啦!”这句话作为噤小孩胡闹之日常用语。

江北淮南里下河一带,地处偏僻,河汊纵横,交通不便,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工具较为落后的年代,土地资源开发有限,农耕经济不易发展。人们的生产,只能以盐渔为主。今兴化一带,人迹罕至,为刑徒流徙之地和隐匿之所;且多私贩官盐、铤而走险之徒。故民风多强悍暴戾之气,少温文尔雅之风。不论是商周淮夷抗暴,还是西汉初期“七国之乱”,以至东晋刘裕从军,这里皆有民众响应相随。《隋书·地理志》载曰:“江都、弋阳、淮南……(一带),人性并躁动,风气果决,包藏祸害,视死如归,战而贵诈,此旧风也。”直到东晋南朝特别是隋平陈统一全国之后,随着这一带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土之民的侨寓,文化氛围的增进。“仓廪实而知礼节”,民风也逐渐变得尚淳质,好俭约,崇礼节,从而对此间以后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隋炀帝任性妄为,骄奢淫逸,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横征暴敛,不恤民力,不顾人民死活,只求本人快意,对内杀人惟恐太少,对外用兵惟恐不多,终于导致阶级矛盾激化,隋末农民战争爆发,隋炀帝困缩于江都(今扬州),618年,被部将宇文化杀死,隋朝灭亡。

是时,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占取长安(今西安),称帝(唐高祖)建唐。接着扫荡群雄,重新统一全国。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江都郡为兖州,六年(623年)又改为邗州,九年(626年)再改为扬州,置大都督。“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李渊退位,29岁的李世民登极,是为唐太宗。唐太宗在位期间,注意以隋为鉴,轻徭薄赋,知人善任,纳谏兼听,完善建制,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去世后,继位的高宗李治体弱多病,皇后武则天借机揽取朝政,并在高宗病逝后逐步排除障碍,先于684年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另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同时大封武氏亲族。最终在690年建周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氏掌权,杀害李唐宗室和大臣,引起了许多官员的不满和愤慨。684年九月,唐朝开国元勋徐世勣(李世勣)之孙徐敬业(李敬业)与魏思温、骆宾王等聚集扬州,以恢复庐陵王的帝位为借口,起兵反武,由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檄文。是时,徐敬业拥兵十几万,兵分两路,一路驻守,自己率军渡过长江,进攻润州(今镇江),欲图占金陵(今南京)为据。十月,朝廷命左玉铃卫大将军李孝逸统兵三十万前来征讨。徐敬业闻讯,从润州回师抵抗,在高邮的下阿溪驻扎。并派部下进逼淮阴等地以为呼应。十一月,李孝逸等各路军队相继到达,与徐敬业交战。徐敬业布下军阵,却许久未战。士兵们都感到疲劳,回头张望,军阵不再严整。李孝逸见机,出兵进攻,并顺风纵火。时芦苇干燥,风高火巨。徐敬业大败而归,部下被烧死、斩杀、淹毙的不计其数。徐敬业见大势已去,带着妻儿逃出扬州,准备经海路逃奔高丽。十八日到达海陵边界,受大风阻拦,被部将砍下其脑袋献降于唐军。一场兵患至此始告平息。是时,今天的兴化一带,也不可避免地被搅入这场争斗。幸历时未久,未酿成大的兵祸。

唐朝,南北经济并驾齐驱。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庶,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基础。历代帝王大都推行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的政策。在这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的氛围下,今兴化一带的宗教文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政局动荡。动荡岁月,人们往往易于把皈依某一宗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以求来世的幸福。其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今兴化一带人烟渐趋稠密,佛道寺观因此大兴。如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的广福寺(又名东山寺),建于唐玄宗大顺年间的宝严寺(又名西寺),它们与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定慈寺,一起构成城区三大寺庙的格局。另有建于唐玄宗大历年间的开元观,与之相得益彰。其时,在今兴化境内的昌荣一带,尚有建于长庆年间(821年-824年)的木塔寺(即“昭阳十二景”之一的“木塔晴霞”)。因为在其大雄宝殿东南侧,矗立着一座两层砖砌塔楼,中间安放着型制为九层六面的木塔。此塔用整段珍贵的紫槿木雕刻而成,高7米,直径2米。整座塔身小巧玲珑,重檐复宇,翼角翚飞,精美异常。此塔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早230年。此外,还有建于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今老圩一带的罗汉寺、中堡一带的乾明寺、建于太和年间(827-835年)的崇福寺以及今戴南一带的七星庙、茅山一带的三茅道观等等。佛教道教的传播,使宗教文化在今兴化一带得到全面渗透广泛流行。这些寺观的建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兴化一带的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相对稠密。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主要在黄河流域。北方经千军万马的蹂躏,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则相对安定,经济仍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快速南移。“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之计,仰于东南。”这一时期,兴化一带的经济也得到较大发展。北方移民的涌入弥补了这里劳动力的不足,曲辕犁的推广使这里的水田耕作更加便利,尤其是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淮南节度判官李承主持筑建的常丰堰告成,更是有力地推动了今兴化一带农耕经济的飞跃发展。常丰堰,作为兴化有史记载以来最早的大规模水利工程,自盐城至海陵,由南至北,长200余里,“障蔽潮汐,民获奠居,田得以时耕稼。”有效地阻挡了汹涌的海潮对堰西大地的侵蚀,使得堰西的大片土地逐渐由原来的盐卤荒滩成为可垦殖的良田沃壤,为兴化农耕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从此,在今兴化东部,一道拦海大坝巨龙般呵护着堰西之地,越来越多的良田得到开垦和保障,南方水稻和北方旱谷也得以大面积种植。农耕文明在此落地生根,初步改变了渔猎煮盐的单一经济模式,使得兴化一带逐渐发展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经济的繁庶,为今兴化一带设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隋时的大运河图

大运河

木塔晴霞

常丰堰图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