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山里人家

2018-10-26 09:40:06 兴化日报(数字报)

□刘永福

一次西部之行彻底颠覆了我对穷乡僻壤的庸常看法。

我们的汽车在湘西曲折起伏的山道上穿行,车内的游客内心升腾着阵痛、纠结、无奈和渴盼。直至来到一个高坡的转角,善解人意的驾驶员将客车停在路边,才将大家从纠结难耐的颠簸之苦里解救出来。

来到大山深处的这个“服务区”,有点像走进中国版的西部影片。

右边是红砖水泥砌成的简易厕所,厕所一边的水泥墙上刻划出一个阴文的“男”字,“男”字上部的田字,不是方形的,而是圆形的,整个字就像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

正前方,两根较长的木柱上搭着一块长长的木板,横跨在公路之上,木板上分明写着红红的三个大字“雨荷村”,这是我们在湘西看到的,继芙蓉镇、凤凰古城之后,又一个富有诗意的地名。这倒令我想起一句话,不只是富人家的女儿叫小姐,穷人的姑娘也可以叫千金。环顾四周,只在左边的山脊上有一座吊脚楼,似乎只是一户人家,亦或还有别的住家散落在山里山外。

公路的左边,一位大娘蹲在一个提桶旁,兜售自家长的煮熟的玉米,玉米的包衣还在上面,但我们分明已闻到一股玉米的清香味。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连着包衣煮的玉米,那口味与荷包饭有异曲同工之妙。吃着她带着包衣的玉米,就好像回到我们还很贫穷的儿时,吃着那香脆的爆米花,感到无比的香甜和幸福。就是这样的玉米,在景区我们买了八元一个,大娘却只要两元,淳朴自然的环境养育着心灵澄澈而又善良的人。

好奇心驱使我们登上左边吊脚楼所在的山脊,而后我们看到了出乎意料的景象。我们像被空降在十万大山的中央,环顾四周,全是馒头似的山包,山包上长着低矮的原始次森林,透露着一股苍莽的野性。没有绝对的高峰,却以绵绵不断的绝对数量,淹没人的视线,阻断人的脚步。蚩尤的后人,就在这蛮荒之地,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

吊脚楼像个老者,在山脊之上,面对群山,曲腿敛息,悟天地之至道。楼前长着一棵桃树,一棵梨树,树虽瘦小,却也结着几个果实。楼后是几米高的峭壁,峭壁和楼之间长着两棵纤细的杨柳,向着峭壁后的山谷低垂。山谷里小溪流淌,也有几汪积水,积水两边大小不等的几块农田,长着水稻和杂物。小溪之上一米多高竟然有个袖珍小桥,桥面由三根树木拼成,有桥桩和引桥。小桥显然还是实用的,但装饰意味更浓。

农舍、杨柳、小桥、流水,像有个绘画大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美丽而又诗意的家园。这真是个很适合心灵栖息的地方。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这儿的一切让人流连。这里的主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的人。这令我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阡陌交错,鸡犬相闻,但未必有多少诗意,倒是陶渊明本人的居家环境、日常生活、恬淡心情,充满田园气息,美好动人。

真正美好的生活从来都不是自然的恩赐,它应该是一个人美好心境由内而外地自然流淌。

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