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狗儿庙和徐偃王

2018-10-26 09:40:07 兴化日报(数字报)

□杨应槐

文林桥在文庙后身东北角的市河上,为南北向拱形砖桥,两侧砌着一米多高宽阔的砖墙栏杆。北桥头东侧有一座门朝西的狗儿庙。庙屋中央供奉一大两小的狗子木雕像。庙内东南北三面墙上绘着二十四司图壁画。其中有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捉拿人间作恶之人,使其上刀山、下油锅,或受拔舌、锯身之苦。警戒世人多做善事,不行凶作恶。我和有些老人都见过狗儿庙,但不知狗儿庙敬的什么神。后来,我请教张培元先生,他说:狗儿庙为纪念春秋时期徐国32世国君徐偃王而建。徐偃王乳名狗儿。魏晋时,官民南渡,江南遍建狗儿庙。

徐姓是嬴姓先帝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皋陶。皋陶生三子,长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氏生两子,小儿子名若木。

远古的五帝是禅让制推举出部落联盟总首领。大禹原想将帝位传给辅佐自己治水有功的伯益,但伯益谦谦作辞没有接受。后来禹子夏启凭借武力登上帝位,改禅让制为世袭制。夏启未免后患之忧杀死伯益,为笼络人心又将其厚葬,并将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封于泗水流经的东夷徐地建立徐国。徐国在今安徽东北部、江苏西北部与山东西南部一带建都泗水,历经夏商周,都是作为诸侯国而存在。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西晋张华《博物志》:“徐君宫人有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孤独母有犬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孤独母以为异,覆暖之,遂孵成儿。生时正偃(仰面倒下),故以为名。”徐偃王聪慧勤奋,治国有方,对百姓又很好,深受百姓爱戴。

周以前,徐州附近的人和淮河流域的人多以打猎或捕鱼为生,他们分别被中原地区的人称徐夷和淮夷。春秋时期,徐国几代君王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发展生产,国力日渐强盛,统治范围扩大到500多里,来朝贡者多达三十六国。周穆王因其势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

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称“王”,实质上是与周王(天子)分庭抗礼,周穆王担心其长期下去成为后患,于是以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与楚国联合派兵征伐。在强敌压境下,徐偃王不忍百姓生灵涂炭,弃国躲进武原山,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

病榻上的徐偃王气若游丝地感叹:“吾赖文而不修武备,好行仁义之道,而不知诈人之心,以至于此。”后来,为了保护百姓不受牵连,徐偃王投海自杀。周穆王斟酌利弊,又封徐偃王次子宝宗继续治理徐国。在徐偃王十一世孙章禹时,徐国为吴国所灭。自夏启六年至周敬王八年,徐国总共传44代君王,存世1600多年,几与夏商周相始终。华夏五千年,享国如斯,莫过于此。

后来武原山改名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徐国的后裔称徐姓,为中华民族的东方大姓。作为“徐文化”的代表人物,徐偃王当之无愧是徐州文明史的奠基人、开拓者和领袖人物。徐偃王虽死,但仁义深得人心。徐国的后代子民遍建狗儿庙寄托对徐偃王的思念并教育人们要多做好事,不要做坏事。

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