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小外孙趣事录

2018-11-30 10:16:50 兴化日报(数字报)

□王慧骐 

小外孙名博朗,日前刚过了周岁生日。当是在九到十个月之间,长势明显加速,每日可见新变;且时现趣状,令人捧腹。兹记录一二,以为备忘。

阿——布

男孩子好像开口晚,一岁了还不会叫妈妈。常来我们这儿小住,同外婆自然打得火热。多次教他叫阿婆,“阿”已叫得蛮顺溜了,但“婆”字始终憋不出来,终于一天把两个字连上了:阿——布(叫“婆”是有几分难度)。但我细细观察了,他虽这么叫唤,可指向意识并不明确,属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我手指外婆,一边叫,一边让他确认,但他并不跟着你念,听你叫的遍数多了,他也稍微应付一下,似有若无地冒上一冒。

而在他自己家里,独自埋头玩玩具,也没人提醒他,突然就上了瘾似地口中念念有词:“阿——布,阿——布”,他妈妈赶紧抓拍了视频给阿婆发来。阿婆凑着手机,一遍遍地看,看也看不够;后来干脆闭上眼,贴着手机听,也是一遍遍的,陶醉其中,不知不觉有眼泪滚落下来。遂给女儿回发微信:叫我怎能不爱他?

抓  周

现在人真会做生意,孩子抓周,网上购得一套行头:三尺见方的红绸一块,抓周证一本,书、算盘、毛笔、尺子、福袋等做得小巧玲珑的物品共计十二件。我看了本本上对诸物寓意的说明,全是迎合家长心理的好话,无论抓到哪样,都让大人开心。整个流程我们基本按照抓周证所提示的要求进行。小外孙尤为好动,床铺大小的爬垫已容纳不了他四处出击的身手。十几样物品摆放面前,他也一下子不知何处下手。稍微玩得久一点的是一支毛笔和一只小槌(意为将来是个读书人或法官)。很难说他对某物有特别的兴趣,据我之观察,他的兴趣全在“吃”上,好几样物件都被他放在嘴上啃了(小家伙上下牙已冒出了五颗)。有一只像棉花糖一样软软的包子,稍不留神已被他咬下一口,他娘忙不迭地从他嘴里把“包子皮”抠了出来。我在一旁笑得不行,说长大了肯定是个吃货。而此物抓周证上的释义为:有口福,衣食无忧。活动结束后,他娘将一组现场照片发了朋友圈,很高兴地留言:我儿将来会是个拿笔杆子的大法官。

嚎啕大哭

一日中午,外婆抱他在家里兜了数圈,各种想到的玩法也都走了一遭。小家伙委实精力过人,不把自己累得七荤八素,是万不肯闭眼睛的。外婆也弄不动他了,只好开了电视机,想让他听听音乐,安静下来。某频道正在播一部电视剧,画面上一个母亲的孩子生病死了,母亲和父亲有一段对话,说得声泪俱下。朗朗先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人物对话不会听得明白,但剧中母亲痛不欲生的模样和说话的声调,一定给了他强烈的感染,他突然就嚎啕大哭起来。外婆见状赶紧将其小脸藏在自己身后,可小家伙一边哭,一边仍别过身子转向电视机,还盯着看,继而又是一阵很伤心的哭泣,吓得外婆赶紧关了电视。事后他外婆对我说,朗朗这孩子分明已有了情感。

对付阿公假寐

细细想来,小家伙的把戏还真是不少——在他爷爷家里玩了一种小猴子摇头的玩具,悄没声息地模仿上了。他妈妈让他吃什么,不想吃,就摇头。到外婆这儿来,还故意摇给外婆看,外婆舍不得,说,朗朗不摇头,摇了头会痛的。他并不停下,继续摇,还一脸坏笑。他妈妈教他发嗲的姿势:把小脑袋歪在一边,他一下就学会了。视频通话中只要我们说声:嗲嗲,他马上就头一歪,一副乖巧状。

家中的沙发上有一把夏日里用的蒲扇,外婆顺手拿来给他扇风,他要过去,挥了几下,也横七竖八地帮外婆扇起风来。我抱他玩,他最喜欢我将其高高举起,在上面笑得前仰后合;玩累了抱他坐下,他把我的胸口当成跑道,在上面使了劲地蹦跶。

天色已是很晚了,他还精神头十足地不肯睡。我就装睡,故意打呼噜,他先是用打探的目光审视一通,接着也发出“噗噗噗”的声音,搞得满嘴唾沫。要么就趴伏在我脸上,用小手挖我鼻孔,用小嘴啃我腮帮子,把口水涂我一脸。

鸟瞰小城
李春泽 摄

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