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水浒传》中的梁山武装是农民起义吗?

2018-11-30 10:16:51 兴化日报(数字报)

乱弹水浒之十五

《水浒传》中的梁山武装是农民起义吗?

□陈学文

梁山将领中明确农民身份的其实只有一人,他就是九尾龟陶宗旺。陶宗旺星号“地理星”,通俗来说,就是个修理地球的。

书中说陶宗旺同学“庄家田户出身”。他惯使一把铁锹,也暗示着他的天资聪颖,普通农具在他手中顿时成了冲锋陷阵的神奇兵器。而从宋江分配他“负责添造房屋及四边寨栅”来看,陶宗旺还精通泥瓦匠的活计,所以书中说他“神龟九尾喻多能”,此言不虚。放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陶宗旺同学很可能是最早一批农民工,搞个建筑队,做个包工头,肯定不在话下。

如果单从梁山将领的出身来证明梁山武装不是农民起义,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首领很多也不是农民出身。陈胜、吴广是军队里的“屯长”,刘邦是地方上的“亭长”,黄巢是个私盐贩子,李自成是个驿卒。这些人领导的武装队伍之所以是农民起义,其中一个因素是参加起义的主体大多数是农民。

那么梁山队伍中最基层的士兵,他们的出身如何呢?

梁山兵员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各个山头的喽罗兵、招募的流民、投奔的庄客、投降的官兵。他们分别有多少人呢?

其一,喽罗兵人数。

王伦执政时期,梁山有小喽罗“七八百人”。

“三山”投奔梁山后,带来小喽罗约有一千人。书中交待,二龙山有“五六百喽罗”,桃花山有“五七百人”,白虎山有“五七百人”。但桃花山、白虎山曾被呼延灼打败,减员很大,所以“三山”喽罗总数按一千人计算。

少华山投奔梁山,带来“五七百个小喽罗”。

芒砀山原有“三千兵马”,被公孙胜打败,有减员,估计一二千人上了梁山。

黄门山投奔梁山,带来“三五百人”。

饮马川投奔梁山,带来“三二百人”。

对影山投奔梁山,带来“二百余人”。

综合计算,梁山原有及加入梁山的喽罗兵约四五千人。

其二,招募的流民人数。

晁盖执政时期,兵马增加到三、五千人,这其中包含王伦时期原有的喽罗兵,实际招募到的流民数量应在三千多人。

宋江一打祝家庄时,宋江和林冲各带着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总计六千六百人马,这不可能是当时梁山的全部人马,肯定还有人马留守梁山。估计当时有一万人左右,按此推算,宋江执政时期招募流民五千人。

两者相加,梁山招募流民人数大约八千人。

其三,庄客人数。

宋江攻下祝家庄,俘虏了四五百庄客,加上李应带领李家庄庄客投奔了宋江。第47回,“这三处庄上,三村里算来,总有一二万军马人家。”按三个村庄一万五计算,祝家庄势力最大,军马略多,估计李家庄有四千军马。

参加梁山武装的庄客不超过五千人。

其四,投降的官兵人数。

呼延灼攻打梁山时,带着马军三千、步军五千,被宋江破了连环马,按折损一半计算,有四千官兵投降了梁山。

青州之战,慕容知府借两千官兵交给呼延灼,被打败后约有一千官兵加入了梁山。

大名府一战,关胜手下有官兵一万五千人。梁山打败关胜后,收拢了“五七千人马”。

单廷圭、魏定国投降梁山后,收拢了“五百玄甲军兵”和“五百火兵”。

董平、张清投奔梁山后,收拢的官兵数目不详。

梁山排座次时究竟有多少兵力?各个山头加入的喽罗兵,加上庄客、招募的流民和投降的官兵,大约有三万三千人,减去历次战斗中的折损人数约五千人,排座次时梁山人马应该有两万八千人。

接下来梁山打败了童贯的两次围剿和高俅的三次围剿。童贯两次围剿共领兵十万,高俅的三次围剿共领兵十三万,到接受招安时梁山人马达到了十万。也就是说,梁山的五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由两万八千人一下子增加到十万人,即有七万多官兵加入了梁山。

梁山招安时人马果真有十万吗?应该不假。第81回燕青见宿太尉时就说过:“若得恩相早晚于天子前题奏此事,则梁山泊十万人之众,皆感大恩!”第85回,辽国欧阳侍郎对宋江说:“今将军统十万精兵,赤心归顺,止得先锋之职,又无升受品爵。”

通过以上粗略推算可知,梁山招安时的十万之众,有八万多是官兵,占绝对多数。只有四五千加入梁山的庄客是真正的农民出身,当然喽罗和招募的流民中肯定也有农民,但数量不会多。

这样的一支队伍能算是农民起义吗?肯定不是!

农民是指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而所谓的农民起义则是指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而发动的起义。

梁山武装之所以不是农民起义,除了从起义首领到普通兵丁都与农民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外,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梁山武装只是以八百里水泊为根据地,并没有建立革命政权。这支武装虽也攻打城池和村庄,但并不以占领为目的,而是以抢夺粮食、财帛来供头领们“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并养活梁山人马。

第二,梁山武装并没有提出任何土地要求。他们既没有提出诸如“均田免粮”等口号,也没有建立田亩分配制度,更没有将夺得的土地分给农民。他们只攻城,不掠地,没有给农民阶层带来任何利益和实惠。

第三,梁山武装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实际上是最大的地主,梁山武装不但不反这个大地主,还主动寻求招安,替朝廷攻打田虎、王庆、方腊等起义队伍,实际上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更是与农民起义毫不沾边。

(下)

7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