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从苏舍村的“包产”夭折 到小岗村的“红手印”

2018-12-07 09:32:28 兴化日报(数字报)

□顾成兴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农村演变、农民生存的轨迹,构成了中国历史画卷中最为丰富的内容。从西周的井田制到汉武帝时的屯田制,从春秋鲁国的初税亩到清朝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从秦朝商鞅变法到北宋王安石新政,从唐朝的两税法到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以土地制度为重点的农业农村改革贯穿历朝历代,与社会演变和王朝更替交融互动。然而,封建社会的一切变革,都没有能够根本改变农民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国,开创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继进行过大跃进、四清、农业学大寨等政治运动,农业农村的每一项改革都有着特定的时代烙印,每一次运动都对包括农村农民在内的社会成员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任何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我国农业农村也是在艰难曲折中前进,甚至有过暂时的倒退,而总体趋势是螺旋式上升。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党领导全国全面开展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发展生产共同致富。1953年,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阶段,社员私有的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由合作社有偿使用,保留了少量私有经济。高级社阶段,土地无偿转为公有,耕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有偿转为公有。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从统一经营收入中提取公积金形成公共财产。

当时,所宣传的是“社会主义是方向,苏联老大哥是榜样”。兴化农村基层干部深入动员走集体道路,向农户讲述这样的道理: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小农经济瓦上霜,单干农民爬鳖缸;描述这样的美好前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出门轮船和汽车,碾米不用砻子拉。兴化县的第一个农业互助组早在1950年就成立了,这便是永丰区联胜乡周家村刘长山互助组。海河区圣传乡北夏村夏宏奎互助组于1952年初建成,曾参加全县20个互助组的高额丰产竞赛,生产丰收被县委、县政府表彰,还奖给了铁风车、抽水机、收音机等奖品,为庆贺和纪念,村里将原来不能行走耕牛的生产桥进行改建,加固加宽,取名“方向桥”,寓意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合作化方向。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形成高潮,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高级社相继成立,全部以高级社为核算单位,生产队为包产单位,遵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完全按劳分配,土地不再分红,各类生产资料全部公有化。

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提出:15年赶英,20年超美,要争取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成都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建国8年来的工作,研究了经济建设的有关问题,树立经济建设高速度的思想,确立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议发出了《关于开展反浪费、反保守运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抓好“反右倾”运动,认为这是一个生产“大跃进”和文化“大跃进”的运动,只要抓好这个运动,就可以用同样的人力、财力、物力,办出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十以至数倍计的事业。会后,全国掀起了合并合作社的高潮。4月,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率先在全国成立第一个公社。最初定名“嵖岈大社”,由4个乡合并,后改称“卫星集体农庄”“卫星公社”,《红旗》杂志一位编辑前往调查时加上人民二字,最终定名“嵖岈山人民公社”。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7月1日,陈伯达在《红旗》杂志上首先使用“人民公社”这一名词。毛泽东在视察河南省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看来,‘人民公社’是个好名字”。8月,中央下达《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

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各地广泛宣传“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迅速兴起人民公社化运动。扬州地委当月就召开了四级干部大会,各县、乡立即着手操办成立人民公社。当年2月,兴化县刚进行过撤区变乡的区划调整,原海河区的大邹、钓鱼、春景、海河、长银、海南、刘文、同盟8个乡,撤并为大邹、海河、海南、唐港4个乡。1958年9月,大邹、海河、海南3个乡组成海河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五位一体的人民公社体制,社址设大邹镇。公社成立大会在钓鱼粮库晒场召开,参加会议达万人,会上宣读了《人民公社社章》。那时,公社还办了《海河社员报》和《海河文艺报》,出刊了数十期。中央文件出台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完成了高级社向人民公社的过渡,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并称为三面红旗。

大跃进时期,还兴起了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随着河南郑州的龙沟建立中国第一个大食堂,各地争相兴办公共食堂,普遍实行生活集体化、吃饭不要钱的供给制。

(二)

5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