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晒 稻

2019-01-18 10:53:06 兴化日报(数字报)

□陈明干

刚打完的稻场,无论稻草还是稻谷,水分高,都必须晒。

上场晒稻晒草的,有年纪偏大的,五六十岁的大伯大妈;有年龄较小的,十七八岁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姑娘,田里农活暂时不会做,先来场上练练手,做做轻巧的活。偶尔还有个别身强体壮的男劳力或女劳力,连日来的割稻挑把,一不小心使他们的腰身或脚脖子受了伤,不能再做重农活,来到这场上帮帮下手打打杂。每天晒场的,十个人左右,他们都在场头组长的指挥下协同作战。

晒稻必先清理场面,将堆积在稻谷上面的一个个小草堆抬走。

抬这稻草,不像麦草直接用草叉拖走,而是用草杠抬着。

草杠笔直,木棍做的,每根约3米长,两端略尖,便于穿插小草堆。小草堆潮湿,分量重,少的有五六十斤,多的近百斤。抬这草堆需要两根草杠和两个人。每人手里各拿着一根草杠,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来到一个草堆前,两人同时将手中的草杠沿地面往草堆里插去。几乎是同时,两根草杠分别在草堆两侧露出了头。草堆两侧的两个人弯下腰,双手抓着两根草杠头,立起身,抬起草堆,走向打谷场的空场。

每次新打出的稻场上有好多个小草堆,因而用草杠抬草的,会有两副草杠、四个人抬草。

一个个小草堆抬走了,打谷场上是厚厚的一层稻谷。不过,这稻谷上面还有许多纷乱的稻草,它们是刚刚抬草时落下的。

有人拿来了大扫帚,从谷场的一端开始扫起。其实,这不叫扫,乡民的俗语叫“掠草”:握在手里的大扫帚有点悬空,扫帚枝儿接触到稻谷即可。稻草和空稻穗落在稻谷上,扫帚枝头一“掠”,它们即被清理出来。两把大扫帚不停地掠着,稻谷上面的草丝和空穗头不见了,稻谷越发干净起来。

刚打下稻场,落下的稻谷并不均匀,有的地方稻谷多,有的地方稻谷少。有人拿来翻耙和拖盖,将一部分稻谷拖拉到空白地带。晒稻的场地更大了,摊晒的稻谷的厚度便变薄了,晒稻的效果会更好。

稻谷铺好了,让太阳照晒,紧接着晒草。人们一个个拿着草叉,将抬来的草堆一一放倒,均匀地叉在空地上晒。晒稻,占用的是“场心”,打谷场的中心位置;而晒草,则是放在谷场的周边。稻草多,还可以抬到谷场边的田埂上、附近的自由地或是乱坟地里晒。

天空万里无云,阵阵秋风掠过大地。稻谷在晒,稻草也在晒,空气中飘荡着怡人的清香。在这晴朗的天气下,稻子干得快,稻草干得更快。

晒稻需勤翻,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翻一次稻。翻稻的同时,还有另一个人手握大扫帚紧随其后,对稻谷起底。一个人手里拿着翻耙,一下一下地翻着稻谷。翻稻的人每推动一下翻耙,另一个人便用大扫帚在刚才翻动过的地方扫一下,将底层的稻谷扫到最上层。每一次翻稻和起底后,场上的稻谷如同一排排荡起的波浪。晒稻的关键,就是轮番的翻稻和起底,确保晒场上所有的稻谷都能享受阳光的照耀。

晒草也要勤翻。翻草还是用草叉,将身前的稻草翻到身后,使得下层未干的稻草翻到上层来。第一遍翻草时,草的水分大,量重。翻过两三次后,水分越来越少,叉起的稻草也越来越轻。

中午前后,天气晴朗,人也乏困,晒稻的人时常躺在场头的“茅工棚”(夜里看稻的小木房)午睡;或者是张家长李家短地聊聊家常。

晒稻的时候,还要谨防麻雀、鸡、鸭、鹅登场偷食。秋天,田野里的稻子收割完了,黑压压的麻雀时常空降到打谷场上。场头组长挥舞着大扫帚拼命地驱赶,麻雀们惊恐地飞落在附近的草堆上,伺机再来。鸭子、鹅子有点傻,它们从河里爬上谷场,大摇大摆的。呱呱呱、嘎嘎嘎,闹闹嚷嚷的声音,一下子就让睡在工棚里的人们知道了它们的行踪。

稻谷,往往需要晒三四个晴天;稻草,晒上一个晴天就可以了。头一两天晒稻,傍晚将稻谷聚成长堆,用干稻草覆盖起来,避免露水淋湿。最后一天,稻谷晒干了,扬净,就可以装上船,送到粮管所出售了。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