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潜心读书学习 追寻知性人生

2019-01-18 10:53:04 兴化日报(数字报)

□顾晓斌

再次阅看我校青年教师的读书笔记,从部分教师的所选书目及心得描述中,可以看到我校部分青年教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品质,有的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多情境、多维度的阅读;有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延伸学科边界,走向学科深处;有的喜爱阅读些文学的、文艺的书刊,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情愫更加鲜活,这都体现了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教学态度和人生态度,展现了令人赞赏的职业生涯的走势和特征。我还看到大多数读书认真、学习常态的教师都是课堂水平很高的青年新秀,秀外慧中,读书与工作成正相关。当然,也有部分教师的学习显得被动、零散、仓促和浅显,相信他们未来会有改观,会更凸显一名学习型教师的成长姿态。

一、确立知性生活的定位。

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尽管生活有现实骨感的质性压迫,但生活中更有精神、文化的温暖要素,而文字铸就的港湾能为我们守护一方内心的宁静,带来文明的暖意。读书,体验一些物质之外、形而上的东西,多与高于现实、高于自己的人和物对话,是一种思想的充实,也是生命的充盈,这种前人和他人生命积淀中美好因素的摄入,会挤压掉我们内心可能被世俗的不良现实所污染、所折磨、所延误的东西,这也是人的内心不同力量的拉动。多读一些好的文字和书籍,健康的、美好的、幸福的东西就会占上风,就会向着美好的、愉快的东西走得近些!借着前人和他人的指引之光,我们应该会更加自信和从容,以更高的人生站位,更加智慧和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或难题,也许这就是读书拉升生命高度的内在机制。

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灵秀。”苏轼也写到:“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世界已经进入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也将进入一个智能化的时代,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都将更具终身学习的共有特征。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从事文明传承的青年知识分子,开掘一条读书的生命之河,探寻人类心智的燃点和光源,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播知识之光和智慧之光,也应是我们生命的应有之义和本来样式。

二、养成专业学习的自觉。

做教师更要读书,更该读书,是应然,更是必然。中小学所教知识是人类几千年前、至少是百年前已经获得的稳定的对世界的认知成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无限,变化无限,知识无限。只有不断读书学习,我们才能常教常新,我们的话语和思维才能更有感染力和精神张力。用一句时髦的话讲,才会更有教育的美感和质感,才会形成教学工作的感召力,才能更好地走近和走进学生,才会在教学平台上折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试想一个知识面狭隘、思维僵化、语言陈旧贫乏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有何魅力?有何领导力?这样的教学活动能维持多久?自己都打动不了自己,怎么会打动学生?

天生爱好读书的人也许不多,读书也有一个渐入佳境的历程。面对职业、职场学习的刚性要求和柔性氛围,我们要更加自觉和自律地养成学习的定力和读书习惯。一名教师一日不学,外人不知,自己应知;一周不学,自己应产生虚空的感觉;一月不学,当你走进课堂,跨上讲台时,应有一些胆怯的情绪。坚持学习的人会带着自信和自豪走进课堂,只有麻木和缺乏自知,进而失去学习动力的人才会做到不学习而愚蠢和自大地胆敢面对学生或其他受众。所以教学应该是教和学的统一,是师生同一学习的共同体。即便日日学难以做到,但是周周学必须做到,以此为生活和工作的定律,长期坚持,便会感到学习带来的愉快和成长。

青年教师的学习可以涉猎广泛,更要有重点。非常理解和支持理科教师泛读一些文学、文艺、历史、哲学方面的书,让我们更能理解人生之美,思维之美,历史之美;非常理解和支持文科教师泛读一些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使我们感悟天地之广阔、宇宙之壮美,使我们的教学思维更具纵横捭阖的壮阔;教师们还可以读一些财经、金融、卫生保健方面的书,使我们的职业生涯更显时代节奏,更符合生命节律;更期待和支持教师读教育、教学、课程、心理、数据与测量、人才发展等书籍,学习各自学科的高等院校教材和前沿学科成果,经常读学科教学杂志,了解名师名家的教学修养和教学艺术,让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策略和学科知识保持一泓清流,给学生鲜活的学科指引和成长指导,永远行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大道上,以广博相济、情智交融、术道相成的修行,积淀课堂、课程、课题方面的能力和功力,尽快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怀、有能力、有魅力的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精神偶像、知识偶像,成为学生心目中永远的“神”。

三、营造团队学习的氛围。

学校的第一要素是教师,学校的根本未来在于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成长路径在于学习,在于青年教师的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在于青年教师群体的团队学习和整体发展。师训办和团委要积极推动青年教师的学习,建议成立不同方向的学习小组,评选先进学习小组和先进个人并予以表彰鼓励。建议每位教师加强学习的自我管理,学习笔记以周为单位记载,不规定固定的学习心得格式,每位教师自由记载,可摘录内容,可迁移感悟,只要留下思索,留下收获,留下成长,留下互动即可,但请留下时间标志和学习印记。建议青年教师每周都要到图书馆阅览室学习,学校组织考核积分,表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建议师训办和团委每月组织学习或成长沙龙一次,脱稿交流,开展共享……

著名教育家柯南特说过:“一个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兴中百年历程,不少名师博览群书,潜心研学、研教,终成名家,相信今天的兴中青年才俊们会以你们的知识视野和价值判断以及生活志趣,给我们更美更远的期待。

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