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垛田民歌

2019-03-01 12:54:59 兴化日报(数字报)

□顾怀满

“小湖摇碧接孤城,月色澄秋分外明。

光澈玉壶栖鸟定,影沉金镜蛰龙惊。

渔舟未许张灯卧,吟客惟宜载酒行。

何处一声吹短笛,误疑身世在蓬瀛。”

垛田民歌起源于何时,有待查考中。最早有关垛田的诗词歌赋应是“昭阳十二景”中的垛田三景,即“胜湖秋月”“十里莲塘”“两厢瓜圃”。时明洪熙元年(1425年),兴化藉进士高谷在游览得胜湖时,见湖光潋滟,四周村庄若隐若现,似蓬莱仙境,环顾胜景、浮想联翩,不禁赋诗一首《胜湖秋月》,借以凭吊抗金反元英雄们的思古之情。

垛田素有“水网交织芙蓉国,垛圪纵横瓜果地”的美称,过去“十里莲塘”大部分景区位于车路河以南、兴姜河以东、渭水河以西的垛田镇境内。明万历九年(1581年),时任兴化知县凌登瀛观赏十里莲(菱)塘时赋诗一首:

“我爱周夫子,结庐濂溪下。

坐对君子花,晓来露盈把。

冥心游太和,玄言手自写。

尘世慕繁华,焉知此潇洒。

悠悠昭阳滨,余亦同心者。”

诗词表达了知县大人对十里莲塘的溢美之情。另据《兴化县志》(胡志)记载:兴自周武王时,从泰伯之封为吴、迄春秋皆为吴地。泰伯以歌为教,每年夏秋之交、人们举行盛大的采莲(菱)活动。青年男女们一边撑着小船釆摘莲蓬、菱角,一边尽情地唱起优美动听的吴地民歌《釆菱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摘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

当时垛田的采莲活动不断绵延,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清代兴化诗人周渔的《釆菱曲》,则反映了垛田女子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歌词这样唱道:

“采菱莫采叶,菱叶密且齐。

独与郎与妾,飘泊各东西。

采菱莫采花,菱花照妾面。

妾面空如花,郎面不可见。

采菱莫采角,菱角芒于针。

不堪剌衣带,时时剌妾心。

采菱莫采根,菱根随水长。

郎行不弃妾,妾愿随郎往。”

由兴化城外东门泊向东,沿车路河至得胜湖的南北两侧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被誉为“两厢瓜圃”之地。此地盛产各种瓜果,伫立垛圪之上,瓜圃流光溢彩,蝶飞蜂绕、瓜果馨香扑鼻,有《两厢瓜圃》诗赞道:

“种瓜青门外,蔓叶萋以绿。

瓜熟食贫人,离离子相续。

凯风自南来,冰盘荐寒玉。

顷刻气候改,蟋蟀鸣声促。

行矣无太康,邠诗有遗俗。”

到了清雍正三年,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用“耍孩儿”曲牌作了一曲名扬天下的《道情十首》即《板桥道情》。道情也是一种民间小调,被称为淮扬小调,《板桥道情》第一首开头这样唱道:“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垛田自古人文荟萃,民歌层出不穷。垛田的民歌是香的,垛田的民歌是甜的:如歌颂垛田油菜花的,歌颂垛田大美水乡的;歌颂解放后解放区的美好生活的。垛田的民歌中当然也不泛苦涩:如反映解放前垛田人民贫困生活的民谣。

一、歌颂垛田大美水乡的民歌:

垛田是个好地方

“垛田是个好地方,人人称赞鱼米乡。

菱盘荷花浮水面,瓜瓠茄儿长两厢。

虾子蹦蹦跳,鱼儿满湖荡。

油菜全国闻了名,自然风景赛苏杭。”

“垛田是个好地方,人人称赞鱼米乡。

自然肥料取不尽,土肥水乡多宝藏,

螃蟹肥又美,菜花闪金光。

油菜花全国闻了名,自然风景赛苏杭。”

民歌对唱(花鼓词)

“女:菜籽花开一片黄,哥哥送妹去苏杭。

哥哥好比梁山伯,妹是英台女红妆。

男:菜籽花开一片黄,哥哥送妹去苏杭,

一路美景望不尽,若问苏杭在哪块?

就在垛田鱼米乡。”

地上飞出金凤凰

“寒露过去到霜降,巧手姑娘栽菜忙。

用绳拉来动尺量,棵对棵来行对行。

奶多婴儿养得肥,肥足油菜长得壮。

茎粗叶阔花到顶,颗大粒饱鱼眼样。

姑娘们绣花手艺强,绣得人间换新妆,

绣出孔雀来开屏,地上飞出金凤凰。”

 

二、歌颂垛田油菜花的民歌:

兴化油菜,全国挂帅

“兴化油菜,全国挂帅,水乡夺得冠军来,水乡夺得冠军来。

罱河泥,拓三交(三次),油菜籽颗粒大又饱,油菜籽颗粒大又饱。

油菜籽,大又高,长得超过高梁梢,长得超过高梁梢。

拨一棵,抱一抱,天安门前送喜报,天安门前送喜报。”

油菜花 红旗飘水乡

“不唱三国刘关张,不唱张生跳粉墙,

今天不唱别的事,唱一唱油菜花红旗飘水乡。

四月垛田遍地黄,冉冉金色映红墙,

春风十里兴东路,阵阵吹来菜花香。”

 

三、歌唱解放时期解放区的民谣:

解放区真热闹

“庆解放,真开怀,村长登上主席台。

民兵们,二面排。妇救会,送军鞋。

儿童团,来比赛,唱起歌儿人人爱。

贫农户,笑个呆,男男女女齐喝彩。”

 

四、旧社会的垛田民谣:

“春种一棵菜,长大肩挑卖。

四季无闲日,缺食人常在。”

“大徐垛的麻线小徐垛的葱,

翟家垛的叽菜喊得凶。”

张皮垛哭青菜:

“提呀起里个青啊菜,那个真啊呀伤心虐,菜好得凶儿虐,百合头的叶子木耳样,青枝绿叶排成行,爱煞人儿虐。

自啊从里个来啊老啊中央虐,害人精儿虐,日寇保甲夜站岗,寸步不准我来出庄,急煞人儿虐。

恨啊人里个不啦恨,恨啊一个虐,老中央儿虐,七八天不准我来把垛上,青菜根老叶子黄,杀千刀儿虐……”

从以上这些垛田民歌民谣中,可以看出垛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对新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旧社会的痛恨之情。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她运用曲艺的形式表达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所吟诵传唱。

民歌,人民之歌;民歌,时代流行之歌。民歌的种类大致分为号子和小调,从演唱内容上又分为情歌、儿歌、对歌。兴化的民歌,曲调是激昂嘹亮的,如名扬四海的《茅山号子》《林湖秧歌》《茉莉花》《杨柳青》等。垛田民歌油菜花之歌曾唱遍祖国各地,唱进首都中南海,当年油菜姑娘王兰英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由该民歌编排的节目曾于1958年参加扬州专区文艺会演获二等奖)。上世纪80年代,在垛田还活跃着一支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农民合唱队,垛田民歌在这里得到充分弘扬和传唱。

过去,在垛田还活跃着一群“垛田船娘”。她们在田头、湖荡中边劳作、边划船,兴趣所致时便用银铃般地嗓子唱起那活泼轻快,优美动听的垛上民歌《三十六垛》来:

“一条条小河哟

流过三十六个垛

哪一个垛上住着,住着我的哥哥

水恋垛啊垛恋水呀

哎呀我的哥哎呀我的哥

你可猜出妹妹的愁猜出妹妹的愁

一声声渔歌哟

飘过三十六个垛

哪一条船上住着,住着我的哥哥

鱼戏水啊水戏鱼

哎呀我的哥哎呀我的哥

你可听懂妹妹的歌听懂妹妹的歌

一阵阵秋风起

吹过三十六个垛

湖上住着我的哥哥住着我的哥哥

一阵阵秋风起

吹过三十六个垛

湖上住着我的哥哥住着我的哥哥

月望水来啊水映月

哎呀我的哥哎呀我的哥

歌声洒满垛

哎呀我的哥哎呀我的哥

歌声洒满垛

歌声洒满三十六个垛”

……

1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