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当前尤其需要关注民众“心理疏导”

2020-05-24 20:19:53

受疫情影响,社会流动从原先的“液化”状态进入部分“晶化”状态,原本习惯了“想去哪儿去哪儿”的人们,不得不适应“宅”在家里,个人独处的时间多了起来。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人们的日常生活渐渐重回正轨。在一些地区,人们扎堆聚餐、甚至醉得不省人事的情况却屡有发生。

老朋友相聚本是一件美事,久别重逢自然分外亲热。然而,过犹不及,乐极生悲,“叙旧”变“酗酒”作为一种失范行为,显然需要纠偏。不愿意量力而行,不懂得自律自制,放纵欲望成为脱缰野马,“叙旧”变“酗酒”不仅有损人们的身体健康,还给公共空间增添了人为的安全风险。

“叙旧”变“酗酒”,说到底只是过度补偿心理机制驱动下的报复性消费的一个缩影。一些人经过了长时间的自我压抑之后,为了满足内在的某种心理平衡,会在接下来的一个阶段里,通过报复性消费来进行自我弥补。适当的自我弥补,具有自我疗愈的功能;只不过,一旦放纵自我进行过度补偿,就可能适得其反。

抗击疫情不仅是众志成城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也是一个纠正偏见、对价值观念进行重塑与更新、重新审视人与人以及家庭与社会关系的过程。经历过疫情的考验和洗礼,许多人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们需要老朋友“叙旧”提供的精神慰藉与情感支持。可是,“叙旧”一旦没有节制,就会上演“变形记”。

“叙旧”变“酗酒”并非小事,它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警示我们:在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的背景下,老百姓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这不仅需要个体的“自我救赎”,也需要公共服务的延展,从而避免“只要一放松,有些人就放纵”。

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