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31个“百姓大舞台” 戴南文明创建新景观

2020-11-30 11:46:47

“中国范儿就是这么的气派,中国范儿就是这么这么帅,黄河水洗的黄皮肤,五千年这颜色绝不改,是谁举止优雅走在历史舞台,一身中国的红升起东方色彩……”日前,戴南镇裴马村新建成的“百姓大舞台”上,来自史堡村舞动人生健身队的40多位身穿红色舞衣的女健身队员们,伴随着《中国范》词曲踏歌起舞……由裴马村党总支、村委会主办的全民健身文艺汇演正在这里举行。她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家庭主妇,还有的是企业职工,一招一式,演得是那么投入、那么激情四射…….

裴马村党总支书记刘勇华告诉我们,这里原先是一块坑坑洼洼的废地,在今年初的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中,他们加以整理,建成了一个近5000平方米的百姓广场和古色古香的“百姓大舞台”。今天村里邀请戴南镇、张郭镇及邻近的姜堰区兴泰镇的20多支健身队前来汇演,足足有1000多人,观看的人员不会少于2000人…….在戴南镇,建有31个这样的“百姓大舞台”,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戴南镇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硬指标考核。镇里新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1个村全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百姓大舞台”是实践站的活动载体之一。

戴南镇利用闲置的“戏台子”改造成 “百姓大舞台”。在姜何村中心,有一个古色古香的“百姓大舞台,总面积近80平方米。这个舞台的前身是1966年建起来的一个砖土结构的“戏台子”。在那“大演大唱”的年代里,倒也红火了一阵子,以后就逐渐“冷”了下来。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村里因地制宜将其改造建成大舞台。过年过节唱戏,平日里就给村里的舞蹈队使用,为乡亲们“献艺”……去年清明节,一批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能人为了回报父老乡亲们的关爱,自发捐资请来戏班子唱了8本戏。

戴南镇引导村里利用百姓大舞台宣传产业产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老姐老妹笑颜开,放开喉咙唱起来,今天不把别的唱,唱一唱石斛仙草保健康……”今年9月29日晚上,董北村利用百姓大舞台举办了一场文艺晚会,人称“金嗓子”的刘才桂等7位农家大嫂,表演的说唱《俏大嫂.夸仙草》,把铁皮石斛唱得惟妙惟肖,幽默诙谐的歌词,乡土风味的语言,赢得人们阵阵掌声和笑声……董北村于2013年4月,跨村流转土地2000亩,投资1.6亿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内种植“中国九大仙草”之一的铁皮石斛500亩,还有灵芝、杜仲、金银花等多种中药材。他们在扬州、泰州等地开设了新鲜石斛专卖店,并与有关制药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生产销售石斛饮片、饮片粉等产品,开发石斛胶囊、养生茶、饮料、石斛膏等新产品。园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铁皮石斛研发中心”“铁皮石斛产业化示范基地”。他们与旅游部门合作,纳入旅游景点。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接纳游客数万人。村里组织“不锈钢艺术团”的几位“土作家”,深入到石斛园内采风,自编自演了10多个节目,利用“百姓大舞台”进行演出。

戴南镇“百姓大舞台”的演出内容与镇村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宣传作用。管家村把文明创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编成文艺节目,在百姓大舞台上演出,老百姓既看到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也看到说的、唱的身边人节目。南朱村则整合村舞蹈队、舞龙队、腰鼓队的力量,定期为老百姓进行丰富多彩的演出。

(戴  新)

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