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昌荣镇党群凝心共建“严昌荣红色景区”

2021-02-24 09:28:59

用行动唱响“红色之歌”

昌荣镇党群凝心共建“严昌荣红色景区”

热血尖刀班战士在擦试保养战斗机。

耸立的严昌荣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29米,象征严昌荣牺牲时29岁。

□全媒体记者 顾日升

高高的纪念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战斗机、装甲车、坦克、榴弹炮,威风凛凛;长长的纪念馆,犹如静卧的巨龙……这是昌荣镇建设的严昌荣红色景区。

“从仅有一处纪念碑,到严昌荣红色景区崛起,三年时间,我们高擎英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建设了景区核心区,冲出了经济洼地,实现了乡村振兴。”昌荣镇党委书记邵国昱说。

红色基因,催生红色景区

纪念碑用的全部是汉白玉、大理石,碑下的纪念广场铺设也是大理石,正在装饰布展的纪念馆颇具“现代派”。日前,记者走进严昌荣红色景区,领略其风采。

昌荣镇原名唐子镇。1943年9月,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团长严昌荣率部攻打日军兴化县唐子镇据点,为掩护部队进攻,亲自用掷弹筒轰击敌据点而牺牲。同年,兴化县抗日政府将唐子镇改名昌荣镇。1995年,昌荣镇政府在当年战斗的唐港河西岸建立严昌荣烈士纪念碑。

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昌荣发展却相对滞后。2017年3月14日,刚刚履新的镇党委书记邵国昱,前去瞻仰严昌荣烈士纪念碑,当看到“路是弯的、树是倒的,周边垃圾遍地、水草丛生,后面厂房里机器轰轰作响”的场景,不禁在心里暗暗地发誓:“来到昌荣,我就要竭尽全力地把严昌荣烈士的安息地建美建好。”第二天,邵国昱在烈士纪念碑前,召开了履新后的第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会上,邵国昱向一班人抛出了两个问题:“29岁的新四军老虎团团长严昌荣把生命献给了昌荣,究竟是为了什么?今天,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又应该干些什么?”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一定要继承和弘扬好革命先烈精神,一定要把昌荣建设得更加美好。由此,镇党委确立破题之策,亮出“三大口号”:坚决不相信昌荣干不过别人;坚决用严昌荣精神凝聚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坚决让严昌荣烈士有尊严地站立在昌荣的大地上。

镇党委以“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为题,对镇村干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一个月后,全镇召开严昌荣烈士牺牲74周年纪念大会,200多名干部在纪念碑前肃立,邵国昱作了《永远在路上》的纪念讲话。讲话从学习、继承、弘扬严昌荣烈士精神,到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句句入心、字字扣人。会后,镇村干部纷纷要求捐款,重建严昌荣烈士纪念碑。

不久,镇党委决定重建严昌荣烈士纪念碑,并结合全域旅游建设,打造红色旅游区,树立“红碑”精神。经专业规划,红色景区以纪念碑原址为中心,景区面积500多亩,其中核心区106亩。核心区主要建设纪念碑、纪念广场、纪念馆,二期占地约400亩,拟作为招商项目。项目将整合里下河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景区。2019年1月16日,市委市政府成立严昌荣红色军事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正式批复同意《兴化市昌荣镇红色旅游总体规划》。

“昌荣目前我市唯一以革命烈士命名的红色乡镇,是向全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输送出94名烈士的‘伟大母亲’,红色资源丰富,建设红色景区意义重大。”邵国昱说。

红色引领,

社会力量捐建红色纪念碑

1月16日晌午,红色景区内的装备展览区响起鞭炮声,燃放鞭炮的是唐子村村民张干法。“我的厂房能成为严昌荣烈士纪念馆,值!”面对停放的飞机、装甲车、坦克、榴弹炮,张干法喜极而泣,充满自豪。

多年前,张干法将厂房建在纪念碑南侧,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得知厂房在红色景区规划区内,张干法主动退出。根据评估折旧后,整体价值200万元,张干法只向政府提出120万元的补偿,另外80万元作为捐款支持红色景区建设。眼下,原来的厂房等已经扩建改造成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办公楼和纪念馆。西侧占地约4.9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宏发家具厂也主动提出,以政府收购和厂房代捐的形式予以退出,支持红色景区建设。

2019年1月,昌荣镇向全镇发出重建严昌荣烈士纪念碑倡议,赢得社会各界的响应。镇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党委书记、镇长每人捐出2万元,班子成员每人捐出1万元。仅一个月,累计收到捐款631万元。捐款数额最大的一笔50万元,捐款单位是在该镇投资的协鑫阳光慈善基金会。个人捐款额较多的是在外能人韦春尧、姚月江、邹新木,分别捐款20至30万元不等。此外,还收到省民政厅支持190万元,兴化市交通运输局、水利局以项目分别支持100万元。

而飞机、装甲车、坦克、榴弹炮等军械装备的来历,更是一首“协奏曲”。为搜集严昌荣烈士的史料,邵国昱带着《规划》独自背起行襄,先后来到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中国军事博物馆,寻访严昌荣的战友及史料。最终,在北京寻找到了严昌荣已故战友刘毓标的儿子刘华苏少将。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寻访到了交通部原部长彭德清的女儿彭小秋,南京军区原副司令朱传宝的女儿朱千里,以及章致和上校的女儿章卓娅等老七团英雄的子女们,大家都被邵国昱的精神所感染,纷纷表示要共同为严昌荣红色景区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并与邵国昱建立了“老七团”微信群,在群中,大伙儿都亲切地称他为“红色书记”。为支持景区建设,时年95岁,离休在上海的老七团战士赵坚老英雄,提供了严昌荣及“老七团”的珍贵史料和字画作品,并在他的倡导下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成立了协助江苏省兴化市建设“严昌荣红色军事教育基地”的工作小组。在军地协作下,2020年3月,中央军委装备部批拨一批退役军械装备。今年1月中旬,昌荣镇组织专班分别从吉林、福建、河南等地将军械装备运回。其中,战斗机2架、装甲车1辆、坦克2辆、榴弹炮1架。1月16日,军械装备全部运抵景区,并完成了组装。就军械装备而言,其数量、体量是同批次批拨最多最大的一家。“运程上万公里,最远临近鸭绿江,我们运输组的民兵在零下摄氏20多度的冰冷环境下,协助拆解机体,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担负运输任务的运输专班班长、昌荣镇人大副主席王爱兵说。

红绿相映,

红色事业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沿台阶登上纪念碑碑座,汉白玉护栏的大理石护板上,雕刻着严昌荣言简意赅的成长历程:豆花湖畔的二蛮子、嫉恶如仇的二虎子、贺龙元帅的警卫员、长征路上的小老虎、延安抗大的高材生、粟裕点将的七团长、陈毅亲授的老虎团、长眠唐子的英雄团长、彪炳青史的抗日英烈。纪念严昌荣同志,学习烈士精神,学什么?昌荣镇从严昌荣的事迹中,总结提炼出“五个一”,即:一心一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一尘不染,坚守水晶心、清白身;一鼓作气,坚持言必信、行必果;一马当先,绝不相信干不过别人;一诺千金,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邵国昱说,镇党委把“五个一”红色精神,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大业中,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取得了良好效果。三年来,昌荣镇工作全面进位。通过推进“十村宜居、百院美丽、千户整洁、万人收益”的“十百千万”工程,实现美丽宜居行政村覆盖率100%,盐北、安仁两个村作为兴化全市唯一的乡镇“双子星”,成功创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面上创建村。在2020年7月份召开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现场会”上,昌荣作为苏中代表,全省5个之一,进行了视频展示。而好生态势必会带来好“钱景”,从实现“亿元项目零的突破”到打造“新能源产业链”,从“市域经济洼地”到创建“青年创客集聚地”,昌荣在乡镇白热化竞争的态势下趟出了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兴化市综合考核先进乡镇二等奖,荣获泰州市基层党建“红旗乡镇党(工)委”、江苏省卫生镇等称号。安仁村还捧回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国家森林乡村”的国字号荣誉;在1月23日的泰州市(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暨表彰大会上,昌荣镇人武部被军分区表彰为“先进基层武装部”,邵国昱被表彰为“党管武装好书记”。

2021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为助推昌荣红色景区建设,我市在新一轮产业布局规划中,特地将“昌荣红色旅游”列出。“站在新起点上,我们更要建强红色景区、告慰英雄团长,以红色领航,用实干创造、用奋斗作答,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简便易行、长期管用,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努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邵国昱表示。

 

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