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市法院复合团队化解矛盾有成效

2021-03-01 08:54:28

近年来,市法院持续在新型审理团队建设、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司法服务延展等方面发力,通过复合审判团队专业指导,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和诉前,有效压降受理案件数量,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局面。2017年至2020年民商事案件收案数分别为10054件、9641件、8948件、8272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深度挖掘内部潜能,打造“复合团队”新核心

一是建立新型审判团队。以“民事法官具备刑事思维,刑事法官具备民事思维,审理法官具备执行思维”为核心要素构建复合团队,组建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独任制审判团队( 1+N+N)和以合议庭为核心的合议制审判团队(2+N+N),即民商事法官+刑事法官+人民陪审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形式,为培养“全科法官”提供渠道。二是优化内部审判资源。突破传统刑民商条线限制,明确类案受案案由。将由调整对象相对一致且相互关联的刑民商案件“打包”统一分配给复合团队办理,充分把握好纠纷化解、案件裁判尺度的统一,避免审判权限的交叉重叠和闲置浪费,节省审理案件事实的时间,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优越性,实现审理类型案件、团队人员、息诉方式的有机整合。已在金融、道交、涉农、少家四个领域率先试行,构建专业纠纷专人审、专业矛盾专人解的格局。三是整合审判程序,简化办案流程。复合审判团队复合式运用刑事、民商、行政诉讼程序,集中排期开庭,进行类案并审、多案连审、快速裁判。积极采用“要素式”庭审和“表格式”文书制作,让当事人围绕争议要素集中陈述、举证和辩论,便于当事人理清每一个关键的争议要素,有利于法官掌控庭审节奏,把握庭审走向。同时,简化裁判文书制作,方便当事人更快收到、更易看懂。四是“全科医生”式法官发挥作用。2018年成立以来至2020年底,金融复合团队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98.13%,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97.21%,平均审理天数为38.17天,无被发回或改判的案件。道交复合团队共办结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财产保险合同等各类案件3949件,其中刑事类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26.52天,民事类62.71天,有效避免案件审前羁押,既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让被害人更加快速的获得理赔款。同时,案件裁判尺度得到统一,避免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发生。

强力推进诉源治理,打造“多元化解"新机制

一是完善诉前调解机制。联合市司法局、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开展调解程序前置试点的工作细则》,进一步优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市委政法委的组织下,会同检察院、公安局、财政局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在全市开展非诉讼纠纷解决争先进位绩效考核评比工作,进一步优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二是推进“庭镇共建”工作。强化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职能﹐由法庭与辖区乡镇签订《庭镇共建协议》,让法庭内的“复合团队”法官下沉到村居进行法治教育,筑牢村民的法律理念。截至2020年,共设立固定巡回审判点38处,流动巡回审判点33处,开展巡回审理97次,审理案件121件,现场旁听群众1700余人次。每周定期到点开庭审案、调处矛盾以及指导基层民调组织开展工作,年均诉前化解各类矛盾700 多起。三是发挥社会网格化治理功能,借助社会力量诉前化解矛盾纠纷。升级网格员职能作用,聘任基层网格员为“文书送达员”“执行信息员”“矛盾助解员”“审判监督员”,借助其熟悉乡情、了解民意优势,让法官对其进行专业化指导培训,构建立体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聘请375名“四员”,并组织业务培训。“四员”共协助送达文书284次,提供执行线索209条,协助化解矛盾78 件,初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效果。四是打造“无讼村居”品牌。主动将司法工作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已建立无讼村居示范点67处,“复合团队”积极指导基层组织参与纠纷化解874余件。

拓宽司法服务延展,打造“法治乡村”新模式

一是强化对基层乡镇的督促。将万人起诉率纳入乡镇平安综合治理考核指标,每季度通报各乡镇《诉讼案件基本情况》,综合诉讼案件收结情况、案件类型、典型案例、矛盾易激化案件等内容进行综合打分,对外部调解组织和乡镇化解矛盾的行为进行规范指导,督促基层组织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诉前。二是提供定制式司法服务。针对全市不同地区的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不同的定制式法律指导。对安丰地区的生态养殖、戴南地区的环境整治、开发区的食品产业等,提供有效的法律建议,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聚力创建里下河生态示范区过程中,复合团队提前介入,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依法收回千垛菜花风景区的管理权和经营权,有力保障300多名农户合法权益,没有一起纠纷进入诉讼程序。三是建立司法教学实践基地。围绕农村电商发展需求,与北大法学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兴化市生态经济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在产品销售、产品质量、快递运输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引,规范行业标准,助千家万户精准扶贫,守护地方生态经济绿色发展。深入走访电商企业178余次,发放赠送法律读本800余册,举办法治讲座37次,化解苗头性生产经营纠纷123起。四是开展司法服务基层零距离。主动搭建法治乡村创建平台,创新开展“携手‘第一书记'共建法治乡村”活动,让复合团队“团队长”在乡村振兴一线中当先锋,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指导。建立司法服务微信群,构建司法服务“一小时”服务圈及“定单式”普法,有效促进法治乡村建设。

(研究室)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