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农家书屋成为“党史学堂”

2021-05-25 09:03:20

边城村党史学教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

农家书屋成为“党史学堂”

图为边城村党员在书屋交流学习心得。

本报讯(通讯员 钱 怡 周宝书 柯 伟)5月12日晚,周庄镇边城村农家书屋亮起了灯,济济一堂的党员、村民认真听取村党总支书记张文祥讲述盛坚夫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这是该村农家书屋“党史夜课”上的一幕。

“党史夜课”缘何这样吸引人?其一,夜课时间是晚上,大家有宽裕的时间;其二,讲述的是发生在家乡的红色人物、红色故事,接地气。“党史夜课”每周三次,每课一个半小时,讲述一至两个红色人物故事。红色人物故事从地方革命史料书中选取,今年主要讲述周庄镇域的《边城星火》《卤汀河革命斗争故事》两本史料书中的红色人物故事。

盛坚夫是夜课讲述的红色人物之一,他的革命足迹就在其家乡边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盛坚夫回到家乡东浒垛成立了里下河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东浒垛党支部,这也是苏中区党委建立的地下交通联络站,盛坚夫带领党员负责地下交通联络站工作。盛坚夫是兴化早期革命斗争的重要人物,其人物故事饱满生动。

边城村党总支有170多名党员。为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村党总支将学习功能健全的农家书屋定为“党史学堂”,并由村党总支副书记、农家书屋管理员顾兰梅担任党史学堂总务主任,负责制定学习计划、课时、主讲人安排。农家书屋有图书陈列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兼会务的多功能厅。除在图书陈列室增设红色书籍图书柜外,书屋还将技能培训、微课堂融入到活动中,为在村党员提供学习大课堂,为在外的80多名党员提供线上学习、交流平台。为便于党员和村民学习,书屋白天全天候开放,顾兰梅整天坐班。“在书屋能看红色图书,能学种养殖技能,还能看节目听故事,跟同行一起座谈、交流,是很有意义的事。”种田大户丁羊林说。丁羊年种有360亩农田,在党员种植大户顾益祥、丁龙海影响下,他也参与各类学习活动。

“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和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党支部要带领群众接续奋斗,把群众的家园建设好。”张文祥说。一年来,村两委会顺应群众要求,整治村庄脏乱差,打造了“久思亭”滨河景观,建设了农贸市场,村庄获评省传统古村落。今年初,村里拟定12件民生实事,目前都在有序推进。其中边城通往三个自然村的通村公路总长10公里,目前工程灰土层已完成,接下来将启动混凝土浇筑。

“边城村党总支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法,接地气、效果好,全镇将学习推广,进一步把党史学习教育做实做深。”周庄镇党委书记吉金楼说。

1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