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镇:丰收赞歌唱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本报讯(通讯员 陆照兴 全媒体记者 李祝海)“真想不到我能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演出活动,这是我一生中最为自豪、最为光彩的一件事。今后我将用心种好田,争取年年夺高产、多打粮。” 在参加了“稻香蟹肥·和美兴化”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泰州(兴化)主场活动后,钓鱼镇园区村的种田大户沈广华难抑心中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此次庆丰收主场活动在位于钓鱼镇的江苏省兴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举行。49岁的沈广华在粮食园内承包了400多亩田种粮,年收入20多万元。为提高作业效率,他投入5万多元购买了一台无人机进行农作物植保喷洒。这次丰收节上,沈广华与其他无人机手一道,现场展示了无人机空中作业的场景。
节庆活动虽已落幕,但在今年的丰收节举办地钓鱼镇,欢庆丰收的赞歌犹如一记重锤响鼓,激荡起干群乡村振兴的力量,奏出乡村振兴的奋进之曲。
钓鱼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长期以来在粮食生产的高产、高质、高效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推广,并取得明显成效。建在钓鱼镇的兴化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核心区,面积3600多亩。这里开展优质稻米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更能适合打造“兴化大米”的专用品种;开展水稻新技术集成研究和示范推广,充分展示技术集成推广的效益和成果。今年核心区试验、选育的水稻品种有50多种,其中种植的主打品种南粳9108,预测亩产700公斤以上,产量超过往年。
园区内,处处呈现出“稻菽千重浪”的丰收景象。节庆当天,现场展示了兴化大米、特色农产品和美食等,其中就包括钓鱼镇双超鸭田稻米合作社的“洁香河”有机大米、八尺沟村的无花果等。“丰收节上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窗口,为我镇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钓鱼镇人大主席唐俊说,钓鱼镇把节庆活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激励方法,将重点在三个方面发力,既守好“米袋子”“菜篮子”,又充实农民的“钱袋子”:一是高标准创建泰州市优质稻麦产业园区,推进全镇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二是大力发展有机大米、生态大闸蟹、精品果品等特色产业,做精、做优农产品品牌;三是适应现代农业需求,发展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和装备水平。
钓鱼镇原农技站站长李德剑退休后,创办了双超鸭田稻米专业合作社,带领会员从事有机稻米的种植、开发和销售。从事粮食生产几十年,他落下个 “粮痴”的称号。今年是李德剑第二次登上农民丰收节的大舞台,他发自内心地说:“种粮是农民的本分。种粮难,生产出品质高的稻米更不容易。我就是要挑战有机稻米生产,年复一年地当这种‘粮痴’,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粮心’。”
钓鱼镇园区村耕地面积4098亩,其中2200亩在兴化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从村名上可以看出,该村与农业园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次丰收节主场活动,园区村共有40多个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务工人员等作为农民代表参与现场演出。村党总支书记陆进成说,这为我村村民提供了展示形象和风采的平台,对广大农民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将进一步提高园区村及其农产品的知名度。园区村将以此为新的契机,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拓展优质稻米生产和销售途径,促进农民增收,让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推进丰收节成风化俗,大力塑造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精气神,凝聚干群力量共奔乡村振兴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