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东镇:幸福民生“画卷”变“答卷”

2021-09-28 08:55:21

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

兴东镇:幸福民生“画卷”变“答卷”

本报讯(通讯员 杨洪江  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民生是最大的实事。兴东镇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实际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实事,努力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今的干部真务实,看到我们这个码头不安全,专门落实重建,现在的码头实用又安全!”日前,在兴东镇东鲍村西南角的一座农用码头边,几位妇女正在欢快地汰洗衣服。几个月前,该镇主要负责人检查村庄人居环境时,看到原来的码头仅用两块石板搭建,摇摇晃晃的很不安全,当即要求东鲍村负责人重建码头,确保上码头的村民安全。东鲍村立即组织实施,打桩、模板加钢筋混凝土浇筑、焊接不锈钢栏杆……就这样,该村共花费2万多元,建成一座美观实用安全的新码头,赢得了附近村民的赞许。

在市板桥初中兴东分校,校园里书声琅琅。从去年秋季开学起,市板桥初中与兴东镇中心校联合办的这所学校,当年就吸引91名学生前来报名。经过一年的精心办学,赢得了不少家长和学生的认可,今年秋季开学一下子吸引了近200名学生入学就读。小王同学是在市实验小学上的小学,初中也准备在城区就读。小王同学家长告诉记者,看到市板桥初中在兴东镇办起了分校,他就把儿子带回了老家,在兴东分校报名入学。“名校就在家门口,何必舍近求远,浪费精力和财力呢?”这位家长说。

“今年有多名在城区上小学的学生,回到老家兴东镇上初中;还有30多名准备到民办学校就读的,也回来了。他们主要看中学校有着与板桥初中一样的教育资源。” 市板桥初中兴东分校校长顾震生介绍说,这学期,市板桥初中向兴东分校派来语文、英语、数学老师各两名,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老师各一名,分校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与板桥初中同步,每次考试试卷子也一样。去年期末考试,分校初一年级有5名学生排到“大板桥”前150名、2名同学排在前100名。

小小候车亭,服务大民生。塔头村位于兴东镇最东部,离镇区约11公里。村里到镇区就读小学的儿童候车极不方便,饱受风吹日晒雨淋之苦。

该村两委会一班人根据群众意见,将建立公交候车室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建设,今年7月份,该村投资4.2万元,完成了候车室的主体构筑以及内部装修。候车室占地21.6平方米,共两间,可容纳24人。“后期,我们还将配套座椅、空调,努力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临时港湾。”村负责人介绍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民生成果充分彰显着兴东高质量发展成色。”据兴东镇党委负责同志介绍,该镇今年开展了兴村行动和惠民行动,重点实施西鲍圩高标准粮田建设、闸站修建改造、集镇百姓大舞台建设、镇西首入口“三角区”打造、服务二实小西鲍校区、主干河样板河打造以及润城公园中心河改造工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目前这些项目都将陆续竣工,最迟的在12月底完成。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一幅写满幸福的民生蓝图在兴东已具雏形。

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