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停车检测非现场执法系统交工验收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韩 婷 通讯员 肖磊)近日,我市不停车检测非现场执法系统项目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该项目覆盖兴化全境,对全市8条国省干线和重要县乡道入城方向设置不停车检测系统点位,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全联动的高效治超模式,共设15个不停车检测系统点位,县道及其它道路设置17处龙门架。
该项目分布规模广,实现三项重大创新:一是创新治超执法全天候模式。该系统通过前端不体车动态称重检测,实时自动化采集现场经过车辆的轴重、轴数、整车重、车速、车型、车牌、过车时间等信息,形成一条完整准确的有效本车称重信息,实现24小时“全天候”执法。二是创新交通安全双压降手段。项目建成后,将在我市形成高压联合查处态势,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超限超载车辆数,确保道路、桥梁畅通安全,大幅度减少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彻底解决一线治超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取证困难、超限运输安全隐患难以根治的三大问题。三是创新公安、交通资源共享。公安平台与交通平台顺利打通,违法数据实现资源共享,并与公安“六合一”平台融合,将所有的超速、压线、货车不按右侧行驶、违反桥梁禁令标志等违章行为及时得到综合性纠正,部分治超检测点自今年4月投入使用后,目前已查处6万辆违法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