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堡镇成立稻米产业联盟 打造提质增效“新粮道”

五色彩稻种植基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祝海)金秋时节,大纵湖畔稻谷飘香。10月29日上午,中堡镇稻米产业联盟成立,全镇48家粮食种植、加工、经销等稻米产业链上的经营者集体“入盟”。联盟以推进稻米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为目标,实施抱团发展,切实将本地的资源优势、品质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的“新粮道”。
充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良好的生态,孕育出中堡镇优质的稻米产业。全镇现有水稻种植面积3万亩,培育出“中堡香米”“东荡香米”“八十八仓”绿色大米、彩色大米等特色品牌。近年来,该镇先后建成省现代农业园区、省“味稻小镇”、省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广示范基地等,同时集结了一批粮食生产合作社、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种粮大户、粮食收购加工经营企业,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稻米产业中存在的散、弱现状和“各种各田”的局面,难以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堡镇通过成立稻米产业联盟,促进成员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组团开拓市场,抱团参与竞争。联盟将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业生产作业信息和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地方品牌打造等多项服务,实现从品种、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的相融合。
壹禾壹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堡镇大纵湖村建有3000亩面积的高品质水稻种植生产基地。四年间,公司打造的“八十八仓”品牌大米越来越受市场青睐。公司负责生产的邢玉平被推举为中堡镇稻米产业联盟的“盟主”。 邢玉平表示,将借鉴和转化壹禾壹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线上线下销售、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成功做法,集成联盟在规模化生产、产供销相融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统”的功能,推动中堡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垄尚米业以加工本地粮食为主,年加工稻米6万吨,产品销往十几个省市。垄尚米业总经理马双凤说,作为成员单位,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为联盟成员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和优良品种,更好地发挥本地水源、土地、生态等优势,同时优化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提升种植户优质优价的空间。
中堡镇党委书记顾小兵表示,中堡镇稻米产业联盟将在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上发力,借助联盟的力量把稻米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由农业大镇到农业强镇的转变;充分发挥联盟的中枢作用,主动热情为会员提供服务,推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特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