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医援疆医生紧急救治,哈萨克族少年转危为安
本报讯(通讯员 王玉芳 常乾坤)日前,市人民医院援疆医生、昭苏县人民医院ICU主任郑金国带领该院科室团队,成功救回一位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的哈萨克族少年患者的生命。
该患者今年只有19岁,是新疆昭苏县阿克达拉乡人,之前患有多发性肌炎病史1年多,入院治疗时,症状进一步加重。在结束CT检查返回途中,患者突发口唇青紫,神志不清,心电监护显示指脉氧饱和度下降至40%,心率明显下降,很快呈一直线,于是主治医师边指挥转运患者,边做心肺复苏。
正在带领科室人员查房的郑金国,听到病区门口传来的杂乱脚步声和患者家属的哭声,立即赶到现场参与到抢救患者的行动中。根据多年的危重症抢救经验,郑金国判断患者为右侧肺不张,推测其可能为痰堵造成窒息,呼吸、心跳骤停。
情况十分危急,大家立即把病人推入病房。在郑金国的主持下,ICU医护团队分成两组配合抢救:一组胸外按压,3人轮换;另一组2人配合,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囊辅助通气,同时完成床边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并连接呼吸机,患者气道内吸出大量黄白色痰。护理人员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完成肾上腺素间断静脉注射和除颤仪到位。5分钟后,患者心电监护出现心室颤动。除颤3次、心肺复苏持续24分钟后,患者终于恢复窦性心律,大动脉搏动、血压也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口唇转红润、瞳孔出现对光反射。
经过进一步的脑复苏处理以及后续一系列加强监护治疗措施,患者神志转清楚,经评估达到脱离呼吸机标准。面对郑金国及其团队的成功抢救,患者及家属满是感激之情。
回忆起20多分钟的生死营救,郑金国说:“气道完全阻塞只要1分钟,心跳就会停止,而心跳停止后超过4分钟,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在疾病发生的最短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并采取高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郑金国是市人民医院ICU副主任医师,今年9月19日踏上援疆征程。自进入昭苏县人民医院工作以来,郑金国用实际行动推动科室诊疗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