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明擦亮城市最美底色——泰州深化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工作综述(兴化篇)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对文明的追求,是一座城市的终极使命。
2020年,兴化市成功入围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站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起跑线,兴化市以“首创必成、首战必胜”为目标,统筹各方资源,坚持靶向发力,不断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品质内涵、增强惠民实效,用文明擦亮城市最美底色。
坚定信心,勠力同心聚共识
文明,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荣耀和标志,更是一座城市不断成长的不竭动力。2018年,兴化市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地为之努力,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不断夯实、经验不断积累,市民文明程度也在创建中不断提升。
今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起始之年,与三年前相比,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域竞争、更高标准的测评要求,兴化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高标准落实,坚持常态化、全域全民和落细落小落实的理念,打开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2021年4月29日下午,兴化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动员大会。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努力交出一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精彩答卷,为兴化再添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
坚持高位推动,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兴化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创建汇报,启动双月点评会议制度和每周硬件、软件、秩序、督查四大组调度制度。按照“大创建”格局,组建由重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组成的创建工作办公室。全面落实网格包保责任,增加网格管理事项,强化交通道口的文明劝导,落实“五长共治”,真正形成了领导示范带头、部门网格管理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全面创建模式,织密了创建工作体系。
坚持夯实责任,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全民工程”。兴化制定了《兴化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2021年兴化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专项行动计划》。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按照创建任务书,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查,一季度一测评,一会一表态。兴化市融媒体中心开辟“问政兴化”“文明创建进行时”“文明创建多棱镜”等栏目,坚决把压力传导到每个人,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创建责任体系。
坚守初心,为民创建谱新篇
“以前,我们小区里汽车没地方停。这次通过改造,一下子增加了90个汽车位。”家住兴化市滨河花园小区的居民李元俊告诉记者,停车和行车问题过去一直是他们小区的“老大难”。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创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兴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不满意处改起,向群众满意处努力。
针对老百姓关心的农贸市场整治、居民小区整治等创建重点难点问题,兴化坚决摒弃“短视思维”,稳步推进各项专项行动计划。农贸市场“一场一策”进行改造提档,老旧小区“一区一策”实施“微整治”。
围绕提升品质,兴化坚持创建与景观相融合、与文脉相承接、与欣赏习惯相契合。在兴化市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驻足可赏的“景观小品”,早已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载体,公益广告、遵德守礼提示牌、墙体绘画……无不成为市民有口皆碑的靓丽风景。
围绕城市转型,兴化秉持“水清、绿透、文昌、城秀”的理念,全面开展主次干道整体出新,建设完善了一批公园广场、街头游园,一批地标性景观建成开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围绕全域创建,兴化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按照集聚提升村、特色发展村、整合撤并村等进行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河安湖晏、水清岸绿、形神兼备、烟火浓郁”成为乡村普遍气质,城乡居民生活的便利度、舒适度、幸福度显著提升。
老百姓的事大于天。“我的兴化”民生互动平台开辟了“你拍我办”“你问我答”栏目,聚焦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该平台处理工单9000余件,办结率100%。
坚持恒心,同频共振凝合力
在今年10月的“江苏好人榜”上,兴化市民王友琴榜上有名。
王友琴是江苏华南物业兴化人民医院保洁工。今年9月6日下午5点多,王友琴正在急诊科门口打扫卫生,忽然发现洗手间的墙角有一个沉甸甸的黑色皮包。她拿着皮包在附近询问无果后,便喊来保安和主管。经过清点,皮包里共有现金10万元,还有一些贵重物品。刚清点完成,只见失主匆匆赶来,在核对无误后,王友琴将皮包归还失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兴化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持续通过典型引领、提升素质、志愿服务等,同频共振,凝聚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强大合力。
坚持以身边好人树立精神标杆,大力推进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开展年度人物、最美兴化人等先进典型评树活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道德模范相映生辉。全市先后有17人当选“中国好人”,31人当选“江苏好人”,涌现出援藏教师汤恒跃、吴玲夫妇,失足青年守护者翁立萍,90后“抱火哥”滕加亮等一批先进典型。
始终坚持把市民素质提升贯穿于创建全过程,全面打造“兴好有礼”创建活动品牌,从兴有礼、兴文明、兴志愿、兴风尚等4个方面,围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用餐等内容,广泛开展18项活动。大力推广兴化市文明规范“十个不”,开展不文明行为处罚“12条”。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动践行“城市主人翁”精神,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广泛开展“四有四带头”“四查四助”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兴化全市“四有四带头”“四查四助”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达21万人次,整治卫生死角8000多处,摸排解决问题5800多项。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展示窗口。目前,兴化市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建设全覆盖。疫情期间,兴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开展入户走访宣传、发放宣传单、测量体温、卡口执勤等活动。
现在,讲品行、讲道德、讲文明日益成为兴化新风尚,由此进一步激发起“垒土成垛、择高向上”的兴化精神,为创建“上善楚水、美好兴化”加油助力。
来源:泰州日报记者 严小乔 通讯员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