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月亮
□单 玫
我从没有在某个特定的日子,那么深情地注视过月亮,尽管我一直钟爱着它。
第一次深情地注视月亮是十五六岁情窦初开的年纪,和父亲在乡下捉蟋蟀。乡村的夜多黑啊,乡村的夜多么寂静啊,人们沉睡在浓郁的黑夜中,做着香甜的梦,没有五彩斑斓的灯光干扰,夜显示出了它的本色,黑!
父亲好玩,可惜没儿子,我自然充当起了儿子的角色,每年夏末父亲都会带着我到兴化的一个叫做海南的乡村去捉蟋蟀,一捉便是一夜。那天,父亲有好几个帮手,我突然变得有点多余,借着手电筒的微光像个游魂似的懒散地跟着他们。夜的黑手,抓住了整个天幕,所有的色彩,所有的缤纷,所有的喧嚣在它的巨掌里销声匿迹,乡村的夜让我失去了双眼。
突然黑夜里出现了一轮巨大的圆月,那月亮从树梢里探出头来,散发出朦胧的米黄色的光,神采奕奕的,像一位俊朗的王子,随时准备撩开黑夜的幕布走下天庭。月亮散发出的微光是那么的迷人,我的心突然就荡漾开了,假小子的野性被月光轻易地收了去,心里空落落的,似有期盼,又似有失落。不知为什么我突然就有了诗人般的情怀,突然有了“清尊素影,长愿相随”的愿望。
沉甸甸的月亮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从此,夏天的夜晚或者月圆的日子我都会深情地仰望它。青春年华,月亮成了黑夜里偷偷与我幽会的情人,我把少女的心思全都倾诉给了它。
过去的月亮很亮,因为那时还有漆黑的夜。深沉的、浓烈的、黑黝黝的夜。不知从何时起,昼夜的边界模糊了,夜不再黑,无需抬头到处可见“月亮”,那“月光”五彩斑斓,让人们颠倒了黑白。
与我深夜里幽会的月亮在被颠倒了黑白的日子里渐渐离去了。我以为那林立的高楼遮天蔽日,挡住了月亮,我以为如今的时代已经不需要月亮,甚至以为已经没有月亮了。其实我知道,是我到了看不见月亮的年纪,我失去了浪漫的情怀,不再傻傻地长久地仰视它了。
可是在一个冬夜,月亮再次让我怦然心动。
那天是冬至,家乡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朋友相邀聚会,气氛相当好,喝了点红酒却醉了。出了饭店凉风吹在身上并不感觉到冷。冬至是一年当中极阴之日,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或许是因为从这一天起,白昼逐渐增长的缘故,心中有了喜悦便把那黑夜里原有的阴冷驱散掉了。一个新的循环从冬至之日开始,数着日子走向了春天。这样的一个日子无论如何都是要纪念的,它应该是一个节日。
“看,今夜的月亮多亮啊!”
朋友的惊呼让我疑惑地抬起头,一轮温柔地散发着银色光辉的圆月高挂在天空。在与月亮对视的那一刻我突然恍惚起来,它还是多年前的那个欲揭开天幕走下天庭的“王子”吗?为什么如今看它竟如此陌生?它已经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我早就忘记了黑色的天空中还有月亮,就像忘了我曾经有过的青春一样。
青春啊,浪漫在月夜中的青春!月亮啊,我还能重拾青春的浪漫吗?
我满怀深情地凝视着月亮,意外发现,这一轮圆月比任何时候见到月亮要明亮许多。不是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吗?为何冬至的月亮竟然如此迷人?
朋友渊博,一番话让我明白了个中缘由:决定月亮亮度的除了天气因素以外,还有地平高度。每年冬至前后,子夜时分的月亮与地平高度角度最大。因此冬至的月亮要比中秋的月亮明亮许多。
中秋年年月圆,冬至的月亮却不都是圆月,若想见到下一个冬至圆月必须等上近百年。或许正是因为有了等待,冬至的圆月才格外让人期盼,格外引人注目吧。
冬至的夜晚,我深情地注视着月亮,哦,月亮,我的月亮!从今往后我再不会离你而去,哪怕像树林一样生长的高楼掩盖住你的身影,哪怕在没有月色的夜晚,我依旧和你心心相印,因为早在青春年少时,你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