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蟹就来一条街
□高春丽
寒风萧萧,隆冬在即。天气再冷也不会影响水乡人的品蟹热情。要说去哪儿品蟹,自然是银北门品蟹一条街喽。它位于长安中路,与最美乡愁之路相连,与千垛景区、水上森林、城中八字桥文旅休闲街区、金东门老街连成一片。
来到银北门的北水关,你会看到一座古风浓郁的三门四柱牌坊,上书“古恩荣里”四个字。据传,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在这里置有家业,《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建有祠堂,清代乾隆年间曾任广西梧州、柳州知府,苍梧道守道,正四品官员王志广曾在这里营造他的财富小王国——万兴大典……
这里便是品蟹一条街,也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入口。脚踏古朴的石板路,徜徉在沿街的众多大小商铺和手工作坊间,时光岁月印记历历在目,不由得令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明朝洪武五年(1372)兴化知县谢修己在东西南北方向建四个城门,北门叫做“肇魁门”,意思是北门为四门之首。门上建有重檐飞角的“仰宸楼。当年,可登上城楼遥望兴化城北拱极台的海光楼,那儿曾经是孔尚任写作不朽名著《桃花扇》的地方。如今的品蟹一条街上,店铺多为螃蟹主题店,每隔一段路就有红绿色“国潮风”标识配以水乡“帆”、板桥“竹”、螃蟹“缘”文字,诠释着兴化丰厚的文化底蕴。兴化是“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人们因美食而相识,因文化而相知。
如果在清早来到品蟹一条街,我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兴化早茶文化的丰盛。兴化早茶特色鲜明:烫干丝、蟹黄包子、兴化鱼汤面、蟹黄粉丝……包你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高蛋白高热量食物摄取之后,游玩北门的古建筑必不可少。王府大厅、罗家大院都分布在这里。其中最著名的是解都堂故居,为明代建筑,是解学龙、解学曾兄弟的府邸。解学龙,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堂)、江西巡抚和南明的刑部尚书。解学曾在弘光时授行营都司,曾随民族英雄史可法坚守扬州。兄弟二人都在抵抗外族入侵的战斗中殉国。
王府巷东侧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兴大典。该建筑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筑结构精巧,楼与楼相连,明室暗室相通,布局巧妙,如迷宫一般,具有防盗防潮保密等功能。万兴大典比世界上最大的墨西哥怜悯山当典行历史更早、规模更大。
街边的兴化方言字刻,人物铜雕,房屋山墙的巨大螃蟹图、红彤彤的螃蟹雕刻模型尽入眼帘。再看看“蟹膳堂”“膏满堂”一个个店铺招牌令人目不暇接。“蟹元甲”这家店铺招牌很有意思。“甲”是第一的意思,“元”也是第一,“解元”是科举考试乡试第一名,唐代开始考中举人即可获得官方解送参加进士考试资格。“解元”“蟹元”音近字近,店家这样的取名亦是一绝。
到了晚上,自然是品蟹的“高光”时刻。无论是蒸煮还是爆炒,无论是香辣还是酒糟醉蟹,螃蟹的吃法,需要你亲自体验。兴化螃蟹品质好,“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李渔赞美:“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物可以上之。”
夜间也可坐在文创书店、奶茶咖啡吧内消磨时光,感受这座称作“中国小说之乡”“文学之乡”“国象之乡”的古城意蕴。在令人陶醉的夜景中走进“千垛百味”;你还可以走进银北门游客服务中心,走进润养堂中医理疗馆,体验你所需要的服务。
来这里游玩品蟹,不仅能一饱口福、眼福,还能沾沾“肇魁星”的文运。这儿也是渴望金榜题名的莘莘学子们的祈福之地。愿他们在兴化昌盛的文风熏陶下心想事成,由此走向锦绣一般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