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琐记
□苏宝大
多年前的事了,去了几趟南通四弟家吃喜酒,印象最深的是南通人真懂得节俭。
当地人吃完喜酒,客人起身,准备散席时,便纷纷掏出自带的方便袋,将桌上盘中未吃完的剩菜统统打包。这在我看来,挺新奇的一个文明行为,让人羡慕不已。
想想平日我们身边的有些人,特别的“穷大方”,都是吃得“饱嘎嘎”走人,没一个再回过头来瞧一眼满桌上的剩菜,甚至整盘未动过筷子的菜。更别说有人在哪家散宴后,主动掏出方便袋,将餐桌上的剩菜打包,好像那样做显得穷酸相、丢面子。记得有一次,我也想学学南通人那样打包的做法。
某日,我在堂弟家吃完了喜酒,起身准备散席,见桌上还有一些满盘未动过的剩菜,就悄悄与站在身旁的妻子说:“你去找几个方便袋子来,将几盘未动过筷子的剩菜打包回家。”妻子听后,不屑一顾地轻轻对我说:“去去去,你馋疯啦?让人家看到了还不丑死了。吃了人家的剩菜,肉长到额头上去啦!”我还没吃到打包的剩菜,就遭遇到妻子噼里啪啦一大堆的喷头,用我们兴化的土话说,糍粑早就吃饱了。于是就没那份胃口再想吃人家桌上的剩菜了,没趣地离开桌席。心想,现在的人早忘了曾经的饥饿,都眼饱了。
受了妻子的埋怨,走在回家路上,想想也是。要吃人家餐桌上的剩菜干嘛呢?想吃什么,自己掏钱去菜市场买,光明正大地放开肚皮吃,装到胃里多舒服呀。以后,再参加这样的酒宴,看盘子里剩菜多,看吃的人只顾聊天不顾吃菜,又舍不得浪费倒掉,我就自顾自埋头发劲地猛吃。吃饱喝足,离桌就离身,不提打包事。
多年之后,我们兴化人渐渐也养成了像南通人那样的好习惯。宴席一散,也见有人掏出方便袋,将菜盘里未动过筷的剩菜打包回家。
大前年,几个要好的朋友相聚一家大酒店。东道主饿狼般投的胎,一坐下,拿起笔,就在菜单上爽爽快快勾上了十几盘荤菜、三四盘素菜。结果呢,来的大都是“三高”和“嘴大喉咙细”的朋友,吃菜都是用筷头如蜻蜓点水般的文雅,只吃素菜,不吃荤菜。有七八盘油腻腻的动物高脂肪菜品一筷未动,让人看了就眼饱。欲离宴席,我看着都是花大价钱买来的菜却无人品尝,觉得非常可惜。我转过脸,对一旁朋友说:“这都是高档菜,烧好却没人吃,让服务员找来方便袋打个包如何?”
朋友先用讶异的目光看看我,再看看桌上几盘未动过筷的荤菜,也觉得挺可惜的,说:“打包也行,不然服务员也会倒掉。”方便袋送来了,朋友和我开始打包。
在门前,欲离酒店,朋友拎着打包的方便袋走到我跟前,说:“我这几包菜都是好的,你看看我这身材还能吃吗?还是你带回家藏冰箱慢慢吃。我拎回家老婆也不会再让我吃的。”我说:“行,我这人肠胃好,向来吃得潦草,又总吃不胖,我都带回去。”
现在的日子好过了,但我还是常常想起父亲在世时说过的话:剩饭剩菜压在盆里会馊,吃在肚里才是真货。想想,物质丰盈的今天,想饿死也是不可能了。就有人渐渐开始忘本,开始眼饱,随意糟蹋浪费食物,实在可恨。
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出酒店的机会越来越多,消费不能浪费。酒足饭饱,见有剩菜打个包,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觉得不算丢脸。“光盘行动”提醒我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不管什么时候,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