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助力中小企业“破茧成蝶”
我市助力中小企业“破茧成蝶”
2021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家,列泰州各市区首位
本报讯(通讯员 沈兆捷)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加快企业培优育强,促进中小企业茁壮成长,为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后劲和坚实支撑。2021年全市共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家,在泰州各市区排名首位。
“我们始终保持对重点企业的跟踪联系和分类服务,突出培育成长性好、发展预期高的企业,充分发挥入库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时育龙介绍说。市工信局定期对工业企业开展摸排,指导各乡镇对辖区进规企业的筛选、监测和服务,重点对2020年度开票销售1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进行梳理,建立2021年度“小进规”企业培育库,对120家库内企业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确保培育库企业时刻保持竞争活力。
为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市工信局分管领导定期对入库重点潜力企业开展上门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倾听企业的诉求和期盼,当好政务服务的“店小二”。联合税务、统计等职能部门,为企业开票申报、进规政策以及涉税方面的疑问做好解答,做到政策“有形”、服务“有为”。同时,积极指导企业提升内部管理能力水平,帮助企业减少资源损耗、降低成本费用。通过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倾斜,吸引新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进规模,实现更高级的生产制造与资源配置过程,推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企业融资、降本减负、转型升级,是不少中小企业发展的“拦路虎”。我市坚持问题导向,舍得拿出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兴化市工业经济、开放型经济奖励实施办法》,当年首次工业开票销售达2000万元且新进规模以上企业,财政一次性奖励3万元。2021年,全市对“小进规”奖补预计超过400万元,让中小微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中小企业转贷应急资金发挥了转贷时效快、费率低、无担保的优点,全年共为124户中小企业提供了172笔计10.62亿元的转贷服务,缓解了企业转贷难、转贷贵问题。
“推动‘小进规’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兴化提升实体经济获得感、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的必由之路。”时育龙说。在政策激励与服务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砥砺前行,加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预计2021年,全市征收期工业开票销售将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区域发展的活力正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