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十六夜烧青柴

2022-02-11 09:09:33

□田兆祥

春节序曲是从腊月初八吃了腊八粥后开始的,随之各项民俗活动便陆续登场了。这当中有大寒后的掸尘、除夕的送灶,正月初二的回娘家,初五的抢财神,月半的闹元宵。在这所有的春节民俗中,记忆中最让顽童们开心的莫过于十六夜的烧青柴(苗)了。

十六夜前,顽童们提前约好晚上去生产队打谷场旁的麦田里烧青柴,在家里用向日葵秸秆绑上齐穰草和耐火的树枝丫作火把,并让各人带上几只浸在水缸里的糯米团做火烤团吃。一切准备就绪后,只待十六夜的圆月升起了。

吃罢晚饭后,顽童们蹑手蹑脚地在一阵暗哨后,纷纷像一个个小精灵从家里偷偷地取出隐藏的火把,迅速地越沟跨坎穿阡陌汇集到打谷场边的麦田里,聚齐后将各自的火把点着,待火把烧着烧旺后,十几数十支火把在麦畈上上下翻飞,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顽童们全然忘了火花飞溅会烫伤皮肉或烧坏过年的新衣裳,只顾在麦畈上互相追逐嬉戏打闹。其时,领头的顽童见大家胡乱舞火把,提议要舞出火把应有的花样儿,分别是火龙、火炬、火圈等等,不一而足。当火把在顽童们手上快要燃尽时,大家这才从打谷场牛屋舍前为牛而备的穰草堆前抱来几大团乱穰草,连同未燃尽的火把尾巴一块燃烧,同时将顽童们带来的糯米团扔进火堆中烧烤。顽童们围成一堆,就像大理三月三火把节,又蹦又唱又跳。顽童们的火把狂欢惊动了正在牛屋中看牛的老牛倌,仿佛勾起了童年烧青柴的往事,俨然一位颇有学问的智者,他也饶有兴趣地向对顽童们讲起了这烧青柴的寓意。他告诉顽童们,这火把上的火若是红红的,说明今年的庄稼收成将会五谷丰登;若是白的,有可能今年会发大水,农人年景会不好。顽童们只知道“呆厌”烧火把,哪里顾得上还有这些寓意啊,赶紧将快要烤焦的团拨出火堆,直吃得嘴黑黑的,还不停地傻笑呢!

离小时烧青柴至今已半个世纪过去了,不难发现,这些民俗现象所希冀的无不是人们对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美好生活愿景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