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化,水灵灵的“文学之乡”

2022-02-11 09:09:44

□陈恒礼

兴化的油菜花天下闻名。垛田上,万亩油菜花,轰轰烈烈,云蒸霞蔚。那可是与享誉世界的普罗斯旺薰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日本京都樱花齐名的花海啊。每到赏花季节,朝霞花海,美不胜收,陶醉其中,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人入花海,笑颜如花。

春天的油菜,翠绿水灵。它生长的速度,令人惊奇。稍不注意,它就抽出了花茎,再一忽略,它便绽开了花朵。你还沉迷在它的花香里,荚就结了,一层一层的,密密匝匝,饱满而又结实。

兴化比油菜花更让我着迷的是文学,一枝兴化水灵灵的文学花。油菜花有季节,而文学花有时代。兴化,那可是中国的“文学之乡”,其美誉度与油菜花举案齐眉,珠联璧合。或者说,兴化的文学之花,开得比油菜花更早更绚美,更使人赏心悦目,荡气回肠。看看,在兴化的文学长卷上,异彩纷呈,排列着“千秋才人”施耐庵,明嘉靖“后七子”之一宗臣,《封神演义》作者陆西星,“扬州八怪”诗书画三绝郑板桥,“东方黑格尔”刘熙载,民国新女性文学家刘韵琴,当代茅奖获得者毕飞宇,鲁奖获得者王干、朱辉,紫金山文学奖得主费振钟……怪不得人说兴化的文化之根是文学。

兴化早在2009年就成功举办了首届菜花旅游节。接着在2018年11月9日至23日,石破天惊,又创办了“中国·兴化施耐庵文学节”。而且,2019年6月,兴化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每两年举办一次施耐庵文学节。从此开始,兴化春有菜花节,秋有文学节。兴化自古土壤深厚,薪火相传,菜花节是富民的经济之节,文学节是文化弘扬之节,一枝两花,并蒂盛开。多水的兴化,还有比这一枝两花更水灵的花吗?

如果你是一位痴情的文学粉丝,不去兴化走一趟,是一件遗憾的事。因为睢宁要创办“文学之乡”,我被临时替代,从“儿童画之乡”去兴化,目的是身临其境,感受那里“文学之乡”的魅力。

兴化是中国明清小说的重要基地,兴化人施耐庵被称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兴化有“中国小说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文学现象引起中国文坛的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兴化作家已然成为里下河文学的中坚力量。兴化文学创作人数之众,文学氛围之浓,让人惊讶。几乎每周都有大大小小的文学活动,有各种文学沙龙、课堂,有各类文学讲坛、笔会、研讨会、改稿会、朗诵会。这就像是春天里的油菜花,齐刷刷地纷纷绽放。

在毕飞宇工作室,接待我们的叫郭亚群,做过副刊编辑。她热爱文学,走到哪里就把文学带到哪里,她说小时候,外婆家的隔壁,就是毕飞宇的旧宅。毕飞宇工作室创建于2012年,一直由她具体负责管理,四进院落,古色古香,清静典雅,由政府专批使用,在这里举办文学沙龙,点评本土作家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又创办了广场书屋,收藏的两万余册图书,全是由毕飞宇向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近20家出版社“化缘”来的,向市民免费开放。郭亚群侃侃介绍说,兴化是施耐庵文学奖永久颁奖地,组委会两年一评,每届评四部,每部作品奖金10万元。另设特别奖1至2部,颁发给兴化籍获奖的作者。逢单年评奖颁奖。评委会设主席一名,委员10名,终身聘任,对外公开。施耐庵文学奖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力和权威性,为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恨不生在兴化。羡慕嫉妒恨之余,我在施耐庵文学研究院和兴化文学馆的台阶上留了一张影,以示纪念。

兴化的文学之脉为什么会延续传承下来,乃至成为当今兴化“文学之乡”的金字品牌?在参观郑板桥故居和游览兴化古城老街小巷时,我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结果又产生了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兴化古城和郑板桥故居等,不仅保存下来了,而且保护得非常完好?他们怎么没有想到交给开发商去开发呢?难道是兴化市的历届主政者,偏爱文学而不思经济发展吗?可他们的经济发展明明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啊!

兴化市博物馆正门前的广场,地处繁华闹市区,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令人惊奇的是,就在这里,竟有一处四牌亭楼,重檐翘角,四四方方,鹤立鸡群般存在。此牌楼始建于明代,毁后于1987年依原貌重建。亭楼内顶,40余个匾额,也依照当初悬挂的原样,另请全国知名书法家重新题写,大小基本相同,颜色字体各异,是当代书法艺术的瑰宝。由此,我忽然联想到在兴化市委、市政府大门外,有一处影壁,上书郑板桥的题诗原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要寻找的答案就在这里!那是因为兴化有文学,这是文学的力量,也是文学的温暖。难怪兴化“文学之乡”的创建那么顺理成章,他们是有历史根基与完美传承的。

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水灵灵的兴化油菜花,水灵灵的兴化“文学之乡”。

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