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竹泓木船“游”进北京冬奥村非遗展览馆

2022-02-14 09:14:54

北京展览场景。

兴化生产场景。

本报讯(通讯员 徐晶 傅东 王震 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近日,“北京2022”京城迎冬奥、非遗贺新春——非遗主题系列宣传活动中,地处竹泓镇的泰州市星亚木船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仿“黑石号”浓缩版商船“游”进了北京冬奥村展览馆,一展水乡非遗产品的风采。

2月8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泰州市星亚木船制造有限公司采访,公司负责人李玉云正在观看央视频播放的新闻《北京举办非遗主题宣传活动迎冬奥,非遗展品把喜庆年俗带进冬奥村》。“看!我们公司生产的仿‘黑石号’浓缩商船上了央视新闻了,上面还有古代京杭大运河示意地图呢!”

据李玉云介绍,“黑石号”是一艘千年沉船,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唐代沉船,名为“黑石”号。船只的结构为阿拉伯商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对“黑石号”的打捞始于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基本完成,从2000年开始对打捞文物进行整理。因为出水长沙窑瓷碗上带有唐代宝历二年(826年)铭文,结合其他器物考证,沉船的年代被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黑石号”出土的瓷器和铜钱为人们提供了中世纪时,中国海上贸易的主要商品、客户群体、商品特色、主要集散地等重要历史信息。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所以,能够为冬奥村展览馆生产仿‘黑石号’浓缩版商船,我非常荣幸!”李玉云说,这一次能够将竹泓木船“游”进冬奥村,也多亏了湖北的一个朋友引荐,让他的非遗产品在世界朋友面前一展风采。去年11月份,他与展览主办方签订了生产合同后,便立即组织能工巧匠,加班加点,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将仿“黑石号”浓缩版商船制作出来,于去年12月底通过物流将产品运送到北京冬奥村。

“因为向全世界友人展示我们的水乡非遗产品,所以一点不能含糊。在施工中,我要求大家做出的产品必须精益求精,细心打磨,从用钉、刨板、小到封口,大到整体效果都不能马虎。另外,我们本着节简原则,将产品分成四段,以方便后期多次展示使用。”李玉云向记者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为了营造“双奥之城”文明、祥和、热烈的文化氛围,北京市近日开展了非遗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在北京冬奥村“文化中国”展示区,近400平方米的空间被设计成了一座微缩北京城。地面的大运河图案引领着参观者深入展区,探访中轴线,走近四合院,感受北京文化。展区内,20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100多件精挑细选的非遗展品围绕冰雪、春节等主题,为各国运动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这次作品能走进冬奥村,我无比激动,我希望借助冬奥会这个国际化平台,更好地展示竹泓木船传统技艺和文化底蕴,用非遗讲好水乡兴化的故事。”这几天,李玉云与别人一谈起他的仿“黑石号”商船,总感到无比的自豪。

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