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南朱庄村:宜居生活让百姓笑容常在

2022-02-24 08:48:53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早春的阳光下,戴南镇南朱庄村的通介河上,村民施本山正在放网“张”鱼。今年70岁的老施平时做瓦匠,有空就“张”丝网,每次都能捕到野生的鲫鱼、白鱼、鲢鱼等……“鱼多鱼少与水质有关,现在河里的水质好、鱼儿也多!”老施的笑语中透出一种幸福感:有了好环境,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加惬意!

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戴巧根说,水是一个地方的灵气,老百姓天天与水打交道,村里的环境整治首先从净化河水做起,每条村级河都有河长,平时有两个专职保洁员,只要发现河里有漂浮物,总会及时得到清理。正在小船上打捞水面漂浮物的钱春生说,他们每天围着河边“转”,发现垃圾就打捞。不过现在大伙儿都很自觉,垃圾越来越少了。

南朱庄村有3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为照顾好这个群体,村里每年为老人们体检,利用原来的学校办起互助养老中心,11位身边没有子女照顾的老人,白天在这里拉拉家常、打打小牌,中饭、晚饭都在这里吃,每餐6元钱,一荤一素一汤。村卫生室也在这里,老人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可及时就诊。84岁的许奶奶三个女儿都不在身边,她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老人笑着说:“在这里有得玩、有得吃,肯定能长命百岁!”

南朱庄村集体收入每年只有72万元,他们千方百计盘活集体资产、争取上级领导部门支持。以前进村的道路桥小路窄,去年建起了“一号大桥”,修通了水泥路,村西南的泥路也修成了水泥路。村中心原来的一处臭沟塘、散坟地整理后建成1200平方米左右停车场。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投入10多万元进行升级改造,方便了群众办事。面对村民的“点赞”声,戴巧根说:“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让老百姓笑容常在!”

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