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媒体聚焦“世界狙神”张桃芳
本报讯(通讯员 许湘山 王焕兵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作为今年‘老少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第一课,组织青少年开展寻访抗美援朝家乡英雄张桃芳的事迹,听英雄的战友讲英雄的故事,听英雄的后人讲英雄的家风,这一课接地气、感动人!”这是陈堡中心校学生们对新年第一课的深刻感受。
近日,市老干局、江苏省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周报》《泰州日报》记者团一行来“世界狙神”张桃芳的家乡陈堡镇城北村寻访英雄事迹。张桃芳的家乡战友闵日林、张桃芳的侄子张明、“五老”志愿者代表、陈堡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学生代表等20多人参加了当天的主题寻访活动。
陈堡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时庆涛简述了英雄传奇式的人生精彩片断:英雄儿时名叫“秋小”,至今仍有“逮鱼抓鸟,要数秋小”的传说,张桃芳是个出了名的捣鱼王、打鸟王。参军后,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从一个不曾接受过任何正规战术训练的“新兵蛋子”苦练成为志愿军中冷枪手。在上甘岭战役中,凭借一枝不带任何光学瞄准设备的老式苏制步骑枪,取得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的战绩,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记特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张桃芳并作为志愿军的优秀代表出席了全国第二届青年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2018年,张桃芳入选世界十大狙击手排行榜。张桃芳立功受奖后从未声张,身份地位变了仍不忘糟糠之妻,每年回来探亲仍帮妻子承担苦重的农活。
“我们是老乡,也是战友!”张桃芳的家乡战友闵日林回忆了和张桃芳赴朝参战的岁月。“我和张桃芳一起到团部参加狙击集训,被安排在一个班,一起学习了一个星期。一个班七八个人,每天打靶训练三四个小时。要瞄准红心打靶,一开始张桃芳表现并不突出。训练后我们一起讨论交流射击的技巧和要门。一个星期培训结束后,他的射击表现略好一些,但也没有十分出众。后来他勤学苦练,渐渐就在我们部队里打出名了。”
“我们要以张桃芳爷爷为榜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无愧于党、无愧于革命先辈、无愧于父母的新时代好少年。”参加座谈会的孩子们一致决心。
市人大代表、泰州市金鹰公司老总朱德本建议在陈堡草荡开辟“桃芳纪念馆、桃芳广场、桃芳体验馆”作为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的提议。
据悉,英烈的精神激励青少年一代成长,2000年陈堡镇成立“桃芳”先锋队,队员由镇村后备干部志愿参加,目前队员发展到46人桃芳”先锋队。
目前,市关工委仍在联合教育部门精心组织全市青少年学生观看电影《狙击手》,组织开展寻访桃芳亲友、走进桃芳故居、撰写红色讲稿、开展演讲比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放大家乡英雄张桃芳的教育效果,让英雄精神深深扎根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