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规模养殖场实施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
本报讯(通讯员 刘晓芳 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维护养殖健康安全,今年我市将根据上级动物防疫政策调整的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动物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
记者了解到,我市在前几年实施“先打后补”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全市规模养殖场100%实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 733个规模养殖场(户)上报了“先打后补”申报材料。
今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由原来的政府统一采购疫苗发放养殖场模式改为养殖场自主采购申报补助资金的模式。“先打后补”补助资金的申报材料主要包括:购买疫苗的发票、畜禽养殖档案及免疫记录档案、强制免疫疫病免疫抗体检测报告、产地检疫证明等。“该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落实了养殖场防疫主体责任,更为高效的使用了农业财政补助资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严防重大动物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的风险,推动养殖业良性发展,连日来,市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督查组奔赴多个乡镇(街道)开展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督查,随机走访生猪养殖场、蛋鸡养殖场等场所,详细调查和了解养殖场目前的生产、消毒措施、饲料的来源储备、蛋品销售去向、兽药使用、粪污处理等情况,同时督促养殖场按照程序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及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确保全市畜禽养殖养殖安全,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