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趟螺蛳

2022-03-18 09:07:49

话渔·画渔(49)

趟螺蛳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铁锅腔,铜锅盖,里面有个好小菜,有人吃来没人盖。”孩时的饭桌上,每每见到螺蛳,我总会想起这则谜语。谜语这个词是后来上学时才知道的,乡下孩子没那么早慧,只叫它“猜猜儿”。螺蛳也不叫螺蛳,叫螺螺。这“猜猜儿”倒蛮形象的,你看啊,螺蛳壳是锅腔,厣子是锅盖,谁吃了螺蛳肉,还会把厣子盖上呢?

螺蛳其实是一种软体动物,可家乡人还是把它跟鱼虾一起归入水产品一类。螺蛳不是什么稀罕物,里下河的河湖沟汊里到处都有。我们小时候吃的螺蛳,可不是上菜场买的,而是扛着趟网到河里趟的。乡下人家大多备有趟网,只为着闲时趟点螺蛳改善一下伙食。想起曾经的年代,螺蛳可是农家的一道“荤”菜呢。

趟网是农人自己做的,一根长长的竹竿,根部绑上一张连着篾片的鱼网,网口成三角形。大人做趟网,孩子们蹲在一旁看着,过不了几天,他们也会做了。做好的趟网,随意倚在院墙上,或塞到夹巷里。谁家想吃螺蛳了,只要得空,扛起趟网就走。

水乡人家,庄前屋后就是小河。想趟螺蛳了,站在岸边,将趟网支在河沿,网口挨着河底,使劲往前“趟”就是了。有时河面太窄,一网都趟到对岸了,那倒也好,把趟网平着水面拖回来,省得担心收网时逃走顺带的鱼儿。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这样小心翼翼,趟就尽管趟,收就尽管收,螺蛳是不会“游”走的,都在网里“藏”着呢。一网上来,泥草俱有,反复淘洗干净,再倒在岸上细细拣拾。说是趟螺蛳,也少不了捎带些小鱼小虾,罗汉鱼鳑鲏儿什么的。罗汉鱼,名字挺唬人,其实就是麦穗鱼。运气好的话,还会碰上黑鱼鲫鱼。有人想多趟点螺蛳卖钱,那就要到湖荡、大河,或者垛田的沟汊里,大多是划着船去的。

乡下孩子少有不会趟网的。趟网于童年的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种渔事行为,还是一种娱乐方式。放学或放假了,三五同伴,扛着趟网,背着鱼篓,齐聚到河边湖畔。这儿并没有什么领地之争,谁先谁后无所谓的。螺蛳又不像鱼虾,一惊就跑,它最多把厣子缩到壳里。就是有鱼虾,也只是些小不点,逃也逃不到哪去。趟网的人一多,就有逞能的欲望,这倒可以来个比赛了。大家都拉开架势,一比高下,河滩上热闹起来了。

也有闯祸的时候,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说河埠头下的螺蛳又肥又大,还有做窠的虎头鲨呢。那天早上,我们几个就去趟了,许是这地方有的是食物,还真让他说准了,可紧接着就挨骂了。大人们看到河水一片混浊,没法淘米洗菜汰衣裳了,有的还等着挑水呢,一个个满脸怒色,我们吓得赶忙溜了……

螺蛳是个好东西,老辈人说,清明前吃三次螺蛳,一年不害眼疾。趟来的螺蛳洗净了,放上清水养着,再换几次水,去掉泥渍,第二天就能吃了。螺蛳常见的吃法有两种,一种剪了尾子汆汤烧,一种挑出肉来炒着吃。我们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汆汤烧,也叫嗍螺螺,搛起一只,送到嘴边,轻轻一嗍,肉就出来了。兄弟姐妹多的人家,常常在饭桌上比试着吃螺蛳,看谁嗍得快,看谁吃得多,弄得一桌子螺螺壳。这又有一则谜语说吃螺蛳的事儿:“生的是一碗,熟的是一碗,不吃是一碗,吃了还是一碗。”

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