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弄潮人
□徐育兵
表哥说他这辈子闲不住,爱折腾,我说他是勇立时代潮头的弄潮儿。
表哥上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招工进了县城的国营厂。在工厂干了两年,厂长看他工作积极求上进,又有文化爱动脑,就提拔他到工厂的供销科,一干就是好多年。在外走南闯北为工厂拓销路,表哥辛苦的同时,也在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学习外面的新事物,随身的小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积累了很多产供销的门道。每次回老家,都会跟我讲一讲外面的世界,让我好好学习,将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90年代初,改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市场经济走上快车道。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下海创业的人越来越多,表哥注意到他们都需要对外宣传,为产品找销路,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毅然告别了自己的铁饭碗,在县城率先创办了广告传媒,通过传单、户外、报纸等各种方式,为客户做宣传,为自己树口碑,取得了双赢,公司快速发展。一番“折腾”,赚了第一桶金。
到了新世纪,广告传媒已不是新事物,竞争越来越激烈。表哥也在思考如何转型突破发展的瓶颈。他在苏南出差,看到当地人用不锈钢门花装饰新房,美观又气派,让人耳目一新。他敏锐地感觉到这股潮流迟早要传递到苏中苏北和其他各地。联想到戴南是崛起的不锈钢城,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当即有了回家乡创办实体产业的计划。回家后,他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家人,毅然将广告公司转让,用积攒的家当连同亲朋好友筹措的资金在老家公路边建了不锈钢门花厂。老父亲被动员过来干起了会计的老本行,老婆负责仓库管理兼后勤,表哥自己做厂长兼车间主任,还负责找市场。
创业之初,万事开头难。有一次,外地一个小单子,联系不到物流,表哥亲自开车把货送过去。回来一算账,一分钱没赚到,但是感动了客户,赚到了口碑。销路就这样慢慢打开。
赚了钱,表哥不忘生产投入。他懂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经营之道,利用“阳光贷款”,率先引入了镀钛工艺生产线,推出了有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叫响了自己的品牌。工厂发展壮大,村庄也受益,表哥招纳了更多的村里人,让乡亲们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梦想。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表哥又开始了谋划新思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厂定制橱柜、木门代替了木匠手工制品,走进了千家万户。表哥看准这个商机,又开始了“折腾”,果断引入了橱柜和木门的生产线。又动员大学毕业的儿子回来,在江浙广场开起了工厂店,打通了从工厂到顾客的直通道,省去了中间环节,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近几年,网络对各行各业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新浪潮。表哥与时俱进,将产品放到网络推广,迎来了大江南北的新客户,每天产品通过物流发往天南地北,表哥又搭上了时代发展的新快车。
因为心中有向上的梦想,又遇上了好时代,表哥与时俱进,一路进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改革浪潮,前浪推后浪,推不走表哥这样勇立潮头的水乡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