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趟 网

2022-04-08 08:53:59

话渔·画渔(52)

趟 网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相对于那些大型的专业渔具而言,趟网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小小的业余选手,渔人甚至不屑一顾。只有庄稼人才敝帚自珍,忙里偷闲地用它捕些小鱼小虾螺蛳什么的,说是改善伙食也行,说是解闷消乏也可。当然也有以此为业的,不过那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了。

虽说有专门制作趟网的,兴化东门竹巷就有专卖的,倘若不是图省事,或急着要用,还是自己做划算,用起来也顺手。趟网是很容易做的,稍稍有点巧气的人都会,也不乏行家里手,那活儿自有好丑之分了。一根长长的竹竿,一段硬硬的竹片,一张密密的鱼网,还有一截结实的绳子,这制作趟网的用料就算备齐了。先用绳子(大都是塑料绳或尼龙绳)沿着鱼网的边缘穿起来,使之成袋状,再把其中的一面与竹片相接,然后将竹片和鱼网整体固定在竹竿上,竹片的中间卡在竹竿的底端,两边的绳子拉紧了系好,作业口呈等腰三角形,这趟网也就做成了。

趟网是里下河水乡再常见不过的一种渔具了,似乎只要是有水有鱼的地方都可以用趟网,谁都可以一试身手。其实,趟网一人即可,如果有一个“跟屁虫”做帮手,那也不错。大人趟网,从水边一网下去,着底后用力往前“趟”,竹竿有多长就“趟”多远,再把网收回来,在水里淘洗几下,将网中所获倒在岸边。粗看一堆杂物,水草、贝壳、泥疙瘩……什么都有。小孩则像见了宝贝,用竹枝拨拉着,来不及就直接用手捡拾了,罗汉鱼、鳑鲏儿、昂嗤鱼、虎头鲨、沼虾、螺蛳、河蚌……有时还会碰上憨态可掬的小乌龟,刚出壳的小甲鱼。最有意思的是那种叫“涩巴子”的鱼儿,有人也叫它“黑丫头”,一丁点大,黑黑的,怪怪的,特别耐活,弄个玻璃瓶,盛点水养着,隔三差五地喂点饭粒就行,想它死都死不了。趟网的过程是愉悦的,大人往往见好就收,差不多就行了,本来就是弄着玩玩的。孩子还不尽兴,央求着再趟几网,不过天渐渐黑了。

分享收获是温馨的。这是一个三口之家,女主人早已麻利地把鱼分了类,给亲戚、朋友、邻居送一点。如果是腊月,可以腌点起来当年货。可这是菜花刚开的四月呀,于是,农家的庭院里便弥漫起浓浓的鱼香。

清明节前吃三顿螺蛳是很养眼的,菜花昂嗤又是这个季节最好的美食,还有虎头鲨炖蛋、河蚌“漫”韭菜哩。通常女主人会叫上孩子他舅,还有姑爷,陪着自己的男将,美美地喝上几盅“大麦烧”,聊聊去年的收成,谈谈今年的打算,鱼香、亲情、期待……与醇厚的酒味交融。喝到酣处,他们也会拿小孩开开心:“来,敬舅舅一杯酒。”小孩怯怯地端起来,嘴唇刚碰到酒杯,就夸张地伸出舌头,直哈气。姑爷也笑了:“敬舅舅就不敬姑伯了?”小孩扮了个鬼脸,溜了。他们是不会把心思放在“吃”上的,只知道玩。看看淘米缸里的小乌龟,逗逗玻璃瓶里的“涩巴子”,宝贝似的侍候着、呵护着。

逢上星期天或是寒暑假,孩子们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趟网。因为是初学,还不熟练,往往弄得一身泥回来。大人的责怪是少不了的,但也只是流于形式,他们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嘛。如果把孩子打重了,爷爷奶奶就会说话了——现在有用了,你小的时候,比他还猴呢。孩子爸的脸上就有点挂不住,孩子妈则在一旁窃窃地笑,小孩抹抹眼泪,趁机跑了。打几下就有记性了?才不是呢,院子外边早有小伙伴们等着,他们约好了明天到村后的那片垛田里去。那还要问,当然还是去趟网了。

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