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传说中的孙堡牛肉

2022-04-15 08:44:42

□刘根勤

这几天广州寒雨绵绵,不一般的冷。不止一位朋友说,来广州三十年了,第一次入春后这么冷。我还好,短羽绒服也穿上了,而且不敢轻易出去买菜。有天冰箱里没菜了,家里人就把我从老家带来的牛肉蒸了几块下饭。虽然“年饱”还没过去,我还是觉得十分惊艳,原来传说中的孙堡牛肉如此了得。

小时候猪肉都少见,牛肉更是奢侈品,就知道杜甫老先生吃牛肉胀死的故事,《水浒》中“花糕也似肥牛肉”更多存在想象之中,黄牛肉水牛肉我都傻傻地分不清楚,就知道酒席上象征性夹上几块。来到广州后,大啖潮汕牛肉等,肥润鲜美自不必说,但总觉得少了几分值得回忆的味道。

孙堡,老家叫作“孙格堡”,是老顾庄西南边的一个村子,从老边城的伍张村往东没几里就到了。我在边城教学时,那边的教师与学生不少。2000年顾庄并到戴南,2021年茅山也并过来了。

这两年我经常去戴南,会经过孙堡村的北边,我经常想停下来到村里走走看看,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牛肉与牛肉汤——毕竟其他地方吃到的总是差点意思,但总是停不下来。

孙堡西边有条唐港河,由北向南,河面开阔,碧波荡漾。孙堡是个大村,从东向西很宽。据说这里人很会享受生活,早茶晚酒,夏天酱鹅,冬天牛肉,自得其乐。孙堡牛肉,取材讲究,只用耕作过的水牛,用特殊的工艺加工而成。其肉呈玫瑰色,切开,肉片有五彩,奇香。

孙堡有一位刘国平,加工出来的牛肉色泽红润,味香可口,切不腻刀,食不粘牙,切开即食,不蘸佐料,食后余香绕鼻,回味无穷。凡是吃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孙堡牛肉闻名遐迩,周边地区不少人纷纷慕名而来拜师求艺,如戴南的费六小,顾庄的肖杨林、徐景春、肖及龙,茅山的施九江,边城的顾九小,溱潼的王二小,梁徐的刘庆华,姜埝的王五等,他们的技艺都是孙堡牛肉的正宗嫡传。

孙堡人很好客,吃饭时间家里来了客人,不会有乡下人惯有的慌张,切斤把熟牛肉就成。通常,一肉两吃。一半切成方方的薄片,装于盘中,蘸辣酱,开胃生津,佐酒最佳。一半牛肉烧青菜,生姜片、晒干的朝天椒油锅里煸出味来,牛肉入锅翻炒几铲子再下青菜,烧开即可,红绿分明,香辣俱佳,最是下饭,几块下去,头上冒汗,脚尖生暖。有讲究一点的,还会买半斤生牛肉,切成薄片,与大蒜一起爆炒,牛肉鲜嫩,大蒜浓香,味美异常,俗语说的“打嘴巴子不丢。”

这几天广州很冷,老家可想而知。热爱生活的人,才不会怕冷怕热。寒风呼啸雨雪交加,正好喝牛肉汤。说是牛肉汤,其实是牛骨头汤,把牛骨用斧子劈开,放到大蒸锅里,用老树根作燃料,大火熬上一夜。汤白,味鲜,质稠。吃时,切点牛肉,抓一小把蒜花,放一勺辣椒,捏一撮细盐,直喝得胃里暖身上热,一夜都不会感到寒意。

有意思的是,无论喝多少牛肉汤,都不用起夜。有些精打细算的老人临走时拿出搪瓷缸子,跟店家讨一些高汤。老板娘也不恼,呵呵一笑,很爽气地满上。老人带回家,第二天烧青菜,青菜色绿而烂,牛肉牛骨头味道满满,又过一回嘴瘾。

这次收到的孙堡牛肉,让我充分领略到“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内涵。我自己常说的“没有冷的天,只有冷的人”,也得到了验证!

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