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水乡春日话蒲菜

2022-04-15 08:45:08

□刘宝山

早春,蒲草芽欲露还羞的时候,只要不怕冷,伸出手来探入水中,可掘到长长的一根嫩芽,嫩芽玲珑剔透,洁白如玉,掰一段丢入嘴中咀嚼,有股涩涩的微甜,这便是蒲菜。

蒲菜入宴,古老而久远。《周礼》一书,就已记载“蒲菹”,菹者,盐腌的野菜是也。西汉汉赋大家枚乘在《七发》一文中,开列了一系列菜单,其中就有一道“刍牛之瘦,菜以笋蒲”的名菜,即用小牛的瘦肉,与竹笋、蒲菜一同烹煮。宋代诗人黄裳则有词云:“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明代亦有“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的诗句。

传说只是刺激味蕾的佐料,能够让味蕾留下记忆的还是食材本身。桌上的菜肴只是普通的蒲菜炒蛋,夹一筷子,切成细段的蒲菜鲜嫩爽口,舌齿间弥漫着淡淡的蒲香,美不堪言。

人们断不会拒绝一切美好的东西,于是食蒲之风便从北向南弥漫开来。春日里采食蒲菜在老家一带的水乡开始流行。

蒲草随处可见,蒲菜的采撷便变得简单。春日寻芳,在水之滨,看苇芽吐翠、蒲叶婷立,三两只白鹭点缀其间,蒲菜的采撷便又成就了视觉盛宴。探手入水,于淤泥处摸索,泥土的腐败气息都那么新鲜,那可是成就美食的天地灵气。

蒲菜可炒食、可佐汤,蒲菜水嫩异常,炒食需旺火,只需香油细盐,维持蒲菜之清香;佐汤时需待汤滚开出锅前放入,方可确保蒲菜之清脆爽口。我非厨师,念及蒲菜,虽两颊生津,却不敢多笔。

蒲草用途颇广,以蒲为菜,即为蒲菜;以蒲为具,可织蒲席、编蒲团,做蒲鞋。就连那如剑一般的翠叶间窜出的蒲棒,先是像一根竹签串起了一根细细的香肠,然后便越发膨大,颜色由开始的淡黄,逐渐变成深黄、棕黄,直至绛黄。风儿拂过,一支支变得灵动异常,好似欲腾空飞去,又像是凌波而来。采割下来,插在花瓶里可为装饰,晒干了在夏日夜晚点燃,可驱除蚊虫。

蒲草入诗,古来有之,《诗经·陈风·泽陂》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蒲草则为寄托情感的鲜活物象,蒲草堪比在湖泽的那一边,日日思念的美人。

蒲草是如此妙物,可食可用可赏,自古便是极受推崇的植物,连周天子亦喜居之为邻,有诗经为证:“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想必古时的镐京,有着大片的湿地,遍长香蒲水草。

我本俗人,也想学那周天子,取闲余时,于乡野水湿之处,有清溪、有蒲塘,寻一民居,临窗小坐,食蒲菜、赏蒲叶,或品茗、或小酌,想那周天子得知,定当羡慕。

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