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海
话渔·画渔(53)
把 海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把海是这个地方的一种捕鱼工具,用在鱼儿繁殖的季节,大约是可以从清明一直张到仲夏的。
小芹小小年纪就会张把海了。起初,她跟着妈妈学结网,用细长的梭子穿上棉线,先起一个米把宽的头,再结顶指的网眼。爸爸早劈好篾条,米把长一根,圈成一个个圆环,把小芹织好的网连接上去,变成一个抄网,网袋差不多半米长。他们管这网具叫“海”,捞海的海(读轻声)。后来,小芹就跟着爸妈张把海了,爸妈不放心把她一个人丢在大船上。
张把海都是在傍晚,妈妈在船艄荡桨,爸爸在船头弄网,小芹或趴在船沿上玩水,或看着夕阳缓缓隐入远处的田野。来到一条宽阔的河道边,妈妈收住桨,将船停了。爸爸将早扎好的水草把子扔到河里,拿起一只“海”,将袋口兜在把子下面,扣上绳子,另一端拴个砖块,沉到河底起固定作用。小芹知道,爸爸这是给鱼儿做窝呢,夜里鱼儿咬子时会不由自主地钻到“海”里。
爸爸张了三五十个把海,回家时,天都快黑了。爸爸通常要到隔壁船上,和四九子他爸喝上几盅,小芹也跟在后面玩。四九子是个男孩,跟小芹同年,他们并不知道两家之间还有故事。两人的爸爸穿开裆裤时就玩了,好得像一个人。他们是同一年结的婚,老婆也差不多同时怀上了孩子。那时,两家就有一个约定,到孩子出生时,如果一男一女就是亲家,如果一样,也是亲家——干亲家。说玩笑也算玩笑,说当真也算当真。结果,一男一女,自然两家就是亲家了,小芹也就是四九子的“媳妇”了。
爸爸喝多了,妈妈拉着他回到自家船上。爸爸喝了酒老爱用胡子扎她,小芹就不想回家,赖在四九子家船上不走。她要跟四九子玩,就睡在四九子家。两家大人只好笑笑,随他们胡闹。
天还没亮,小芹就跟爸妈去收把海了。可好玩呢,几乎每只“海”里都有鱼,净是鲫鱼黄䱗,一趟下来足有三四十斤呢。接着到镇里去,把鱼桶往街面上一放,不大会儿,鱼就卖完了。每逢这时,一家人会去代销店,不一定买什么,只是随便看看,出来时顺便买上几根油条带上船。小芹晓得,也有四九子的份。
那是小芹最幸福的时光。没曾想,妈妈生病了,一时半会好不了的病,先是腿不能动,后来竟瘫了,连“堂门”都请来看,还是不见效。爸爸就一个人出去张把海,要小芹在大船上陪着妈妈。妈妈不肯,要小芹帮着爸爸打下手。
打帮的人家常常当着小芹爸妈的面夸小芹,说芹丫头懂事能干。小芹会不好意思,内心却是骄傲的。爸妈的脸上虽有喜气,只是稍稍有些勉强。背地里,他们则说,这孩子命苦啊。
小芹渐渐大了,快成大姑娘了。妈妈的病依旧不见好,小芹跟着爸爸卖了鱼,不再逛代销店,不再买油条,倒是经常去药店抓药了。好在还有四九子家照应,日子凑合过着。
四九子也成小伙子了。一天中午,借着酒劲,四九子爸对小芹爸说,选个好日子,给两个小的定个亲吧。小芹爸没点头,也没反对,只是笑笑。
两家的船紧挨着,大的说话小的自然听到,何况是这样的话呢。那天怕是小芹爸喝醉了,四九子就和小芹一块去张把海。还是那条熟悉的河流,小芹荡桨,四九子张把海,俨然像一对小夫妻。张完把海,四九子换下小芹荡桨,却把船荡到河对岸的苇丛中了。四九子说,鱼咬子我们也咬子……小芹想到今后是要嫁给这个人的,也就不再挣扎,由着他胡来。
然而,小芹嫁不了四九子了。爸爸要把她许给东台的一个镇子上,那是个富裕人家,答应很多彩礼,还要包治妈妈的病,只是他家的儿子有点不正常。
小芹不想张把海了,常常痴痴地看着河水想着心思。她觉得无形中也有一张网,把她和四九子给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