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加减乘除”法助力疫情防控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汪 翔 通讯员 王海华)市医保局巧用“加减乘除”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创新监管服务方式、落实医保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
远程视频“加强”培训监控。创新开启“云课堂”,通过线上视频讲课的形式,定期组织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参加培训,打破时间、空间、人员限制,全方位零门槛对广大医药机构进行医保报销、经办服务、基金监管等方面培训;同时利用远程“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对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在床情况进行适时监控,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落实医保“减轻”疫情负担。市医保局持续实施门诊慢性病长处方政策,门诊慢性病患者门诊的携药量放宽至3个月,有效减少参保群众到医院就诊配药频次,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扩散安全风险;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临时性纳入医保目录,参保人员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费用,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共建活动“乘势”汇聚人气。实施社区共建和志愿服务,设置“网格兴锋”党支部,参与“微网格”核酸检测、物资保障、流调溯源等各项具体工作;开展“敲门行动”“守门行动”,摸清人员返乡、疫苗接种等情况底数,引导广大居民主动接种新冠疫苗,确保适龄无禁忌人员“应接尽接、应种尽种”。
优化服务“破除”急难愁盼。市医保局及时推出“六个办”便民举措,即通过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邮寄办、传真办、预约办方式,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缴费查询等32个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截至目前,共办理“不见面”业务12797人次;放宽医保相关业务办理时限,对于暂时不影响医疗保险待遇、非急需办理的事项,可待疫情解除后再办理,延期办理不影响相关待遇的享受;对未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的事项,利用帮办、代办方式协助办理,由帮办代办人员代为运转申请材料及后续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