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外婆的糁子粥

2022-05-13 09:03:04

□顾新燕

我的幼年时期多在外婆身边长大。那时候父母常年在外,我原本由爷爷奶奶带在身边,但据说每每看见外婆村子里的人过来,我就吵着闹着要跟着人家去外婆家。我们里下河地区,外婆往往喊作“婆奶奶”,所以,更多的时候,我就成了婆奶奶的小跟班和小宝贝。

那时,姨娘们都大了,表弟表妹们还没有出生,我就成了家里最受宠的一个,早上佐粥的咸鸭蛋是切成一瓣瓣一家子一起吃的,而我却可以独享一整个;吃西瓜时,中间最甜的一部分一定给我;中午吃鱼,鱼肚子都在我碗里……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冬天里外婆煮的糁子粥。那时候的糁子多由碎米、杂米碾碎而成,比糯米粉粗糙不少,却是农家常见的食物。一般的做法是烧上一锅开水,右手拿个小簸箕舀上半簸箕糁子,悬出锅面一尺有余,慢慢抖动手腕,将糁子缓缓洒入锅中,左手拿着锅铲,在水中迅速搅动。随后盖上锅盖再煮个三五分钟,一锅散发着米香和锅气的早饭就做好了。糁子粥好做,糁子疙瘩却不那么好弄,疙瘩太大,容易夹生,太小了容易散掉,吃了也不过瘾。然而外婆却有办法,仅仅是调整手腕抖动的节奏,锅里一会就能浮起大小匀称、外糯内紧实的糁子疙瘩,要下地干活的汉子来一碗,浑身都是力气。

早饭吃好后,一家人下地的下地,上学的上学,只有我还赖在暖和的被窝里。眼看着日头已经晒到了屁股,外婆来喊我起床了。她总是把因为洗涮而冰冷的双手交叉着放在自己的咯吱窝里,捂上好一会儿,再来给我穿衣服。她粗糙却温柔的双手那么神奇,能干辛苦的农活,能做各种好吃的,还能给我扎好看的辫子。等收拾妥当了,外婆会把专门为我捂在锅里的糁子粥端出来,再拿出一个咸鸭蛋,让我趁热抓紧时间吃。糁子粥喝着润滑香甜,糁子疙瘩口感紧实绵密,还有油汪汪的咸鸭蛋……这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外婆爱干净,做事麻利讲公道,说话在理得人心,又不喜搬弄是非,这在当时的农村很是难得。因此,周围邻居家有点小矛盾的,都爱喊她过去主持公道。三言两语,她就能把问题理顺了,把双方心里的那点疙瘩给捋平了。这些就跟她煮的糁子粥一样,简单、平凡却暖心。

外婆在我14岁时因意外去世,这让整个家庭的成员伤心不已,我也再没有了向她尽孝的机会。不过,在她的影响下,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姨夫们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庭,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都靠着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小康日子。而我的表弟表妹们也勤奋好学,基本都走进了大学校门,其中不乏985、211等重点学府,并陆续走向社会,开始他们的精彩人生。

外婆用她的一碗糁子粥,养大了她的孩子们,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