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大美黄山

2022-05-20 09:09:26

□刘永福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就是黑,大概山上岩石多青黑色的缘故。传说黄帝曾在此采药炼丹,得道升仙。唐皇李隆基天宝六年下诏,将黟山改名黄山。

我第一次登临黄山,恰逢山上下着大雨。黄山多情,亦多雨。身在黄山不识黄山真面目。也许,很多风景、很多人,要接触多次,才更接近它的真实。

当然,第一次登山,也不能说一无所获。我们下山的时候,风停雨住,玉屏峰之外的莲花峰、天都峰、凤凰顶、莲蕊峰,形成一个巨大的山体屏障,屏障之外,与山顶齐平,云海浩渺,云雾蒸腾,海天一色,波澜壮阔,让我们领略了“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神奇境界。

我们与屏障之间,相隔着一个十几里的山谷,山谷之中,云雾不停地从山上、山体之间流出,波谲云诡,千姿百态,不可捉摸。有人说,云海是黄山的表情。那表情,也一定是游客雨过天晴后惊喜的笑脸。

第二次登山,是在一个天朗气清的夏天,我从慈光阁,乘玉屏索道,直奔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莲花峰和天都峰隔几年轮流开放)。黄山有前山和后山,总共七十二山峰,叫得出名字的有三十六个,前山景象高大壮美,后山植被覆盖,秀美绝伦。莲花峰就在黄山的前山,无限风光尽在黄山之巅。

沿途,黄山松一路相伴,我与黄山松零距离接触,每一棵黄山松都成了迎客松、送客松或者陪客松。黄山松姿势挺拔,形象亲和、可爱。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苍翠欲滴,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它的树枝总是朝着同一方向,如伸出的手臂,向你作出欢迎的姿势,或者意欲与你握手。

就是这伫立千年的黄山松,装点了黄山,令黄山更加庄严静穆,也愈发神奇秀美,黄山化身为兼具侠骨与柔情的铮铮汉子。而有了黄山的衬托,黄山松成了中华民族坚强勇敢、和平友善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勇于突破、热情包容、海纳百川的高贵品行。

那个艳阳高照的早上,我登上莲花峰顶,如置身云霄,心胸为之开阔。顾名思义,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立在“莲花瓣”上远眺,黄山四周,皆为低山丘陵,群山起伏,层峦叠嶂,远山含黛。近处的黄山出类拔萃,巍然屹立为花岗岩峰林地貌,峰林石柱,雄奇壮观,怪石遍布,千姿百态,山林滴翠,美不胜收。

细看黄山之石,以青黑色为主,也有肉红色或者灰白色,色彩斑斓。山峰主体花岗岩,因侵蚀而成块状、片状、线型结构,峻峭突兀,构成悬崖峭壁,奇峰异谷,蔚为壮观。黄山岩最大的特点就是断层和节理发育,岩石多缝隙,这也是黄山松能够生长在岩石上的主要原因吧。

留心观察,几乎每一个山峰之上,都有些形状怪异的风化石头。“飞来石”“妙笔生花”“西天取经”“神猴探海”“蓬莱三岛”等等,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最能唤起游客无限的联想。

我从黄山的前山来到后山和西海大峡谷。后山山峰略低,稍显精巧、密集,群峰竞秀,一步一景。西海大峡谷则山谷幽深,植被覆盖,郁郁葱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里还有温泉和九龙瀑。后山和西海大峡谷的风景就像我们儿时玩过的万花筒,移步换景,变化多端。这里的风景怡人养心,似乎更适合休闲养生。时间充裕,我一路步行,犹如走在大自然超凡脱俗的迷人仙境。

黄山是大自然的丹青妙笔。大自然崇高,卓越,鬼斧神工,它大笔一挥,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黄山图。黄山“迎客松”,曾是烙印在我们心底最美的图腾。当我们登临黄山,我们对黄山由来已久的向往,在此得到极大的满足。

最美的风景永远来自于自然。古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其实没有贬损五岳的意思,五岳的美不可替代,它只是想说,黄山是大自然的极品,它的美能给人极大的审美享受。

3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