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母校如“家”

2022-06-10 09:08:38

鲁梦媛

 

时光如流水,它会冲淡人的记忆吗?我对母校的记忆,怎么依然如此清晰?

2020年,我告别母校,离开家乡,开始了我喜欢的大学专业的学习。同窗好友说,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说,不对,我的第二个“家”是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三年的高中生活,她给了我“家”的感觉。

记得接到文正实验学校录取通知书的那刻,我的心情不是很好。我只能怨自己考分不高。心中的乌云散去,是进入文正学校之后。那天,到学校报到,感觉就像来到了公园。校门外,两侧是精美的白玉石浮雕。北边有一幅范仲淹像,文字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边的一幅是山水楼台,文字为“范公之文浩浩泱泱,文正之风山高水长”。未进校园,浓浓的文化气息已经直抵人心。进入校园,宽阔的文正广场、漂亮的教学楼就更不用说了,单是那纵横如网的林荫大道,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沿林荫大道向东,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碧波粼粼的河。河上有桥,连接东西校区,伫立桥上,朝南北两边看去,沿河是成排的柳树。“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徐志摩的诗句就像天上的白云,顿时飘进了我的心中。哦,这就是我学习、生活的“家”啊,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应该高兴才是。乌云散去是阳光,我的心情好多了,开始默默地在心中描绘着今后的人生蓝图。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高三的紧张从这条标语就能感觉到。我感到欣慰的是,老师们都很敬业。我最担心的是数学和语文。数学老师是班主任,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我们的一举一动,尽在他的关注之中。发现我们在学习上有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为我们讲解。我们表示懂了,他就很高兴,不断鼓励我们树立信心。教语文的夏老师来自名校。对待习惯差、问题多的同学,他总是循循善诱,特别有耐心。他重视知识讲授,但更重视教育我们做人。他鼓励我们说:人生不是短跑,是长跑。你看马拉松冠军,靠的是坚持,靠的是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起跑是否抢先不会决定其输赢。有些同学考试成绩落后了,那是起跑慢了,你坚持,你有拼搏精神,就跟长跑比赛一样,你完全可以胜出。人生的路长着呢,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永不言弃……

老师的鼓励、关心,同学们的和谐相处、互相学习,让我在校园里有了“家”的感觉。2020年夏,我接到了北京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两年后的现在,在文正学校的一幕幕,依然会出现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是的,我怎么忘得了我的母校呢?是母校给了我“家”的感觉,让我美好的年华没有虚度啊。

(鲁梦媛,文正实验学校2020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北京工商大学)

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