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忆“兴化县卫生学校”停办六十年

2022-06-14 09:01:27

■/赵家定

 

原兴化县卫生学校(简称“兴化卫校”)创办于1958年大跃进期间,是一所学制三年、培养中等医疗专业人材的全民所有制学校,1958年开始招生,连续三年共录取学生151名。第一届49名、第二届54名,第三届48名。除了第一届有部分调干生,其他都是统招生。1959年还开设了中医班,,统招了18名学生,。学生三年在校期间, 每月享受国家7~9元生活补贴,吃粮标准每月32斤。学校校址在兴化城内东营街北端,学校有朝南教室三间,教师办公室一间。另有食堂、简陋的办公室和教职员工及学生宿舍。另在城北郊区严家庄南有一块约10亩农田拟基建用,上面建有一排房屋。

当时校长是沈道周,县人民医院业务院长谢宗尚兼教导主任。随着学校班次增加,主持学校工作的是顾哲夫,大家都称他为老校长。我们六三届的班主任是刚从南京护校毕业的年轻干练的女教师张明珠,她兼教解剖学。临床任课老师均为县人民医院学科带头人,内科学老师由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兴化县人民医院内科医师张筱霖任教,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由李阮昌任教。儿科学老师是县人民医院谢宗尚院长,外科学老师是县人民医院外科杨冠华,妇产科学任教老师刘疏智,中医学老师刘汉年,针灸学老师包奎勋,流行病学和劳动卫生学分别由卫生防疫站的刘歆和刘湘年任教,而病理学,生物学由严安国、胡振华两专职老师任教。我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张筱霖老师,年轻时代的张筱霖风度翩翩,写的一手漂亮的板书,他知识渊博、口才极隹,授课时语言严谨、通俗易懂,常在讲课结束时,博得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卫校中医班教室和宿舍都安排在县人民医院内,班主任是包奎勋。参加听课除了18名统招学生,还有昭阳中医院王让、陈谦等三四名中医学员参加听课。为振兴中医,卫生局后来又陆续组织易颂余等近30名来自城乡各地的中医学员,参与旁听学习。他们学习教材为当年中医学院第二版教材,由县人民医院和昭阳中医院老中医姚夷白、刘汉年、徐蔼青、戎韵南、潘应徵等授课。

创校初期,学校一穷二白,校舍简陋、教学条件很差,但全体师生齐心合力,迎难而上,为改善教学条件而努力。全体师生参加义务劳动,平坟地、叠墙基、搬砖运瓦,兴建校园;第一届开学初期,因未能及时订购到教材,老师们自编教材,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刻印讲义,并自己动手绘制教学挂图;他们还在乱坟地检来骨骼和头颅骨自制了人体骨骼模型架;同学们还积极奔赴农村防治第一线,走家串户开展血防查病、丝虫病普查和多发病防治等防治工作。

1961年,六一届学生毕业后全部分配在全民事业单位工作。成为国家干部。

因为国家遭遇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就在我们六三届刚读完二年级时,1962年6月,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国大批大中专院校停办,兴化卫校和兴化师范学校也不能幸免 。当时县委宣传部领导来我校做动员报告,对我们宣布的口径是“学校暂时停办、学生保留学藉”。刚毕业的二届生发给毕业证书,不予分配工作。只在县卫生局的调度下,临时参加农村浮肿、干瘦病的调查和治疗,以及参与二号病的疫区处理,以后才陆续安排到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医院。而我们三届生发给注有学校“暂时停办、保留学藉”字样、由校长沈道周签发的中专肄业证书,和中医班同学一起遣散回家。

同年11月份,县卫生局根据上级指示,对我们这批赋闲在家的卫校三届生实行“自找门路、自费实习、自谋出路”的“三自”方针,组织同学们分别到兴化县人民医院和昭阳医院临床实习一年,以完成学业。我们六三届48名同学中,之前有3名同学中途退学,1名同学服役,另有6名同学未参加临床实习而改行。由于卫校已不存在,虽然实习期满后,参加了县卫生局组织的毕业考试,但没有拿到正式的中专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盖章为“兴化县卫生人员训练班”的结业证书,这为我们在以后近二十年不能得到合理的就业安排及待遇报酬方面埋下了隐患。首先,我们这批六二、六三届毕业生改分配为安排,除了六三届4名女同学去新疆支边,成为国家干部外,其余同学全部失去了国家干部的资格;其次一律安排到集体所有制的农村卫生院、诊所,不得在城市或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作;每月工资也从中专毕业生应为第一年29.5元,第二年转正34元的工资标准而改定为工资18~24元。这种不合理的情况,直到八十年代,终于引起重视,1985年10月10日我们这批兴化卫校六三届毕业生,才取得由南京卫校代为补发的、省教育厅加盖印章的中专毕业证书。

六十多年来,原兴化卫校培养毕业的三届学生,现年龄都已80岁左右。当年全县城乡科班出身医务人员凤毛麟角,尤其农村缺医少药情况相当严重。当我们同学充实到城乡各级医疗防治岗位时,成了医疗卫生战线上充满活力的骨干力量。几十年来,这批留得住的实用型医学人材,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磨练,同学们耕耘在家乡这片医疗防治热土上,大多同学成长为医疗卫生骨干,带动了医疗卫生队伍、尤其是农村基层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学们不少人取得高级职称,成为某些学科带头人,率先在当地医院做了第一例外科手术,或开展新法接生,接生了笫一个健康宝宝,成为当地的名医;有的长期奋战在防疫战线上,为控制传染病流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还有很多同学在工作实践中,显露出管理才能,担任了医院或部门负责人,成为管理方面人材;同学们刻苦钻研,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创建了放射科,心电图和超声科等医技科室,提高了医疗质量;有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推选为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许多同学至今还活跃在医疗战线上。

兴化卫校虽然停办已六十年,但学校“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存。

谨以此文纪念兴化县卫生学校停办六十周年。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