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难忘父亲包饺子

2022-06-17 08:46:19

□颜国祥

 

在我记忆中,每逢过年大年初一早上,家乡古镇上的人家都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泡上一壶香茶,吃上一盆茶头,然后每人再吃一碗汤圆。我们家不一样,大年初一不吃汤圆而吃饺子。

每年的除夕前,父母亲便围上围裙开始张罗了,母亲和面擀饺皮子,父亲端出已调拌好的饺馅,开始他的最拿手的好戏——包饺子。父亲左手托起饺皮,右手挑着馅儿,两手配合着:一合,一包,边折边捏,不一会一只饺子便包好了。

父亲的这一手是从部队里学到的,他在1948年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役。由于他所在的部队长期战斗、生活在北方,而北方以饺子作为主食,生长在南方的他不但适应了北方生活,而且还学会了包饺子,并且把饺子带回了故乡。

不到一小时,父亲身边的藤匾里已排放了大半匾,他手艺非常地道,而且饺子个大,馅儿也多,我们常开玩笑地说:要是父亲开饺子馆准要蚀大本。

一提到战争年代,父亲的思绪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关于饺子的事有两件是他终生难忘的:一件是解放北平时,父亲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准备攻打北平城,部队把北平城团团包围了几层,战士们写下遗书,吃了最后一顿饺子,准备拼死打一场恶战,后来傅作义将军深明大义率部投诚,北京得以和平解放。另一件是在朝鲜战场上,有一次战斗空隙,部队好不容易弄到点白面,准备吃一顿饺子,正当煮饺子时,敌人的飞机开始空袭了,战士们纷纷躲进猫儿洞。眼看着正在煮的饺子要被炮弹炸翻,父亲冒着危险,一个箭步冲过去,将滚烫的一锅饺子抡了回来,为此还立了次小功。

2015年中秋节前,母亲患病去世,父亲悲痛万分,经过几个月的心理调节,他也走出了悲痛的阴影。2016年春节,我们提议大家一起帮忙父亲包饺子,父亲欣然答应,他一边包,一边细心地教大家。我们虽然包得没有父亲的好看,但总算包起来了。

2021年5月份,父亲的身体发生了异样,他的病情已严重恶化,6月26日凌晨,父亲与世长辞。

如今每当我们下饺子的时候,眼前浮现出过去的那些年父亲包饺子的忙碌情景。虽然我们再也吃不到父亲亲手包的饺子了,但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我们会向后辈们讲述,告诉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老一辈们经历的艰苦岁月,革命传统得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