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亮的名字响亮的声音

共产党员,一个响亮而荣耀的名字。面对今年全国多地出现多点源散发、局部高度集聚的疫情防控严峻形势,钓鱼卫生院党支部带领由28名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队和全院医护人员组成的“白衣战士”,充分发挥“先锋队”“突出队”“主心骨”的作用,以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的实际行动投入到战“疫”中,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用响亮的声音回答 “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的召唤。
组织党员勇当先锋,唱响“我是党员我奉献”
面对新一轮疫情,钓鱼卫生院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发扬“勇于争先、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就有飘扬的党旗。
钓鱼镇共有13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两个社区,防疫工作点多线长,工作面广量大,而防疫工作的环节多、工作严谨细致,因此医院的人手十分紧缺。医院在职党员主动发挥带头表率作用,退休老党员也发挥余热,主动回归一线。原钓鱼卫生院长陈国荣今年已经78岁,是个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听说医院人手不足,退休十几年的他主动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每天按时“上班”,值守留观区,现场观察疫情接种人员的反应,指导接种后的注意事项。66岁的党员丁朋顺也已退休,他自觉担负起医院的疫苗管理工作,做好疫苗收、发工作,实时监控疫苗保管室的温度。不管白天黑夜,他全天侯值守岗位,有时疫苗在深夜时分送达,他提前等候、接收,及时做好登记,并根据接种情况提前分发到位。
动员党员善当“守护者”, 叫响“我是党员向我看齐”
新冠疫苗接种是当前最有力的防控手段,接种疫苗不仅保护个人的健康、呵护家庭的安全,也是构筑全社会“防控网”的必要保障。钓鱼镇卫生院党支部动员党员发扬风格,共同编织“防控网”,当好群众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为达到“应接尽接”的目标,钓鱼卫生院的党员医护人员以身作则,开启“白加黑”“全天候”的工作状态。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第一针接种18612针、第二针接种17533针、第三针接种14036针,接种率和接种人次名列全市前茅。3月份,钓鱼卫生院开展了60周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攻坚工作,接种率达97%以上,获得市政府流动红旗。4月20日和5月2日进行的钓鱼镇全民核酸采样工作中,卫生院党支部克服各种困难,统筹安排,凌晨4时左右就分组协调医务人员到各采样点进行工作,确保全民采样工作的顺利完成。
钓鱼卫生院在正常完成医院工作的前提下,组织精干力量到村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党员同样走在前列。自2月1日以来,不管刮风下雨,上门采样从无间断,全镇先后有3000多名居家隔离人员完成了每人多轮检测工作。面对部分人员的厌烦心态,党员陈春雷、姚莉等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动员工作,凭热心、诚心、耐心、恒心打动居家隔离人员,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引导党员甘当“逆行者”,喊响“我是党员我先上”
钓鱼卫生院党支部坚持党员带头,引导党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在防疫“主战场”上冲一线、打头阵,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豪情甘当“逆行者”。
在接到援助上海的防疫工作任务后,苏晓玲、徐云云等党员,入党员积极分子刘璐等,主动报名请战,要求参加援沪工作。从3月31日至5月7日,三人在援沪的38天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核酸采样工作中,与当地干群一起同心战“疫”,共同守“沪”,用行动赢得当地干群的称赞。为此,她们所驰援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党委、政府专门给钓鱼卫生院寄来感谢信,对“最美逆行者”的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表示感谢。钓鱼卫生院的陈春雷、胡祥等4名党员医护人员主动报名进驻我市的集中隔离点,严格执行隔离点的操作规程,圆满完成了外乡回归人员集中隔离医疗保障工作。
通讯员 张同发 陆照兴
全媒体记者 李祝海